醒心亭
主人谁与解春酲,百斛香醪一小亭。
兀兀泠泠俱可乐,醒来还醉醉还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能陪我共解春意醺然, 小亭之中百斛美酒如香醪。
无论是冷冷清清还是繁华喧闹都令人欢乐, 酒醒之后仍感微醺,醉中亦能清醒。
去完善
释义
1. 主 人:主要的人物,这里指诗人自己。
2. 与:和。
3. 解春酲:春天饮酒过量后的昏沉状态。解,解除;酲,酒醒后神志不清的状态。
4. 百斛:形容酒量大。斛,古代的量器,一斛约等于十斗。
5. 香醪:醇美的酒水。
6. 一小亭:指醒心亭。
7. 兀兀泠泠:指沉迷在美酒中的状态。兀兀,沉迷的样子;泠泠,清凉的饮品,这里借指美酒。
8. 乐:乐趣。
9. 醒:清醒过来。
10. 还醉:仍然沉醉。
去完善
赏析
《醒心亭》这首古诗以主人公的形象描绘出了一副生动的生活画卷。在诗中,诗人曾协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细腻的情感抒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人间仙境般的场景。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深远的意境塑造,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理想世界。
首先,诗人通过“主人谁与解春酲”的设问,巧妙地点出了主题,引发读者的思考。紧接着,他进一步强调“百斛香醪一小亭”,形象地勾勒出一座优雅的小亭子,为后面的描绘铺垫了氛围。
接下来,诗人通过“兀兀泠泠俱可乐”的表达,巧妙地展示出了一种朦胧的美感。这里的“兀兀泠泠”既是对环境特点的描述,也是对人物心情的反映。同时,他还通过“醒来还醉醉还醒”的对仗,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此情境中的悠然自得。
总之,《醒心亭》这首古诗以其独具匠心的构思、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它既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也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艺术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醒心亭》是南宋诗人曾协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
曾协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和诗人,曾任太常博士、尚书郎等职。他在任期间,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受到民众的好评。然而,在当时的官僚体制下,他的才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而受到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也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有了更多的感慨。
在同时间段内,南宋朝廷虽然在政治、经济上有所发展,但外部面临着金国的压迫,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和问题。科举制度的弊端使得士人阶层的社会地位逐渐下滑,而新兴的官僚体系则使士人的晋升之路更加艰难。这些时代背景都对曾协的人生态度和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
在《醒心亭》这首诗中,曾协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常和对现实的忧虑。他以“醒心亭”为名,寓意唤醒内心的清醒,表达对现实的关切和批判。这首诗既展现了曾协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