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汪汝冯见赠
身闲官冷巧相如,草舍柴扉况并居。
刮目尚为三日别,论心真胜十年书。
屡烦折简催羸马,知有新粧出绮疏。
兴发会须携短策,要看风味慰逃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现在过的悠闲自在,职位不显眼也有好处,简陋的房子和破旧的木门就我们共同居住的地方。
看待你的眼光自从那次分别后发生了改变,一起交流真心胜过写信多年的话语。
频繁地麻烦别人帮你传递消息,知道你已经装扮一新走出那漂亮的窗户。
当兴致上来的时候需要带上简易的垫子,去看风景以缓解内心的空虚。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依照别人所作的诗词的韵律和内容进行唱和。
2. 汪汝冯:即汪汝冯(约1145—约1221),南宋诗人。字仲嘉,号东野,宣城(今安徽宣城)人。
3. 巧相如:巧妙形容自己与汪汝冯之间的相处融洽如同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与梁王的故事。
4. 草舍柴扉:简陋的房屋和柴门,这里是指自己和汪汝冯居住的环境简朴。
5. 三日别: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一个典故,原文是“十日之饮,相如以酒就文君。”此处引用该典,表示与自己分开的日子并不长。
6. 论心:谈论彼此的心意。
7. 十年书:指长时间的书信往来。
8. 屡烦折简催羸马:多次麻烦您写信召唤我前来相聚。折简,意为书信;羸马,弱马,这里指作者自己。
9. 新粧出绮疏:描绘汪汝冯的新妆出现在美丽的景色中。绮疏,指雕刻着花纹的窗户。
10. 兴发:激发兴致。
11. 短策:手杖。
12. 要:表示将要发生的行为。
13. 风味:这里的含义是指欣赏美景的乐趣。
14. 逃虚:道家语,指逃避世俗纷扰,寻找清静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与友人汪汝冯的交情为主题,生动描绘了诗人在草舍柴扉中的隐居生活。“身闲官冷巧相如”描述了自己退休后的闲适生活以及为官时的冷淡生涯,对比鲜明。“草舍柴扉况并居”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简陋的房屋中并肩而居的恬淡心境。“刮目尚为三日别,论心真胜十年书”表达对友情的珍视,认为心灵的交流胜过千言万语的书信。“屡烦折简催羸马,知有新粧出绮疏”,朋友多次邀请自己前去欣赏新妆,诗人也期待着能借此机会暂时逃离世俗的烦恼。最后两句“兴发会须携短策,要看风味慰逃虚”表明了诗人准备与友人一起去游山玩水,欣赏自然风光来抚慰心灵,这也是他内心渴望的诗和远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汪汝冯见赠》是南宋诗人曾协的一首酬答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7年前后,即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左右。这一时期,曾协已担任地方官吏多年,后因时政纷争而被迫辞官,回归乡里,过着隐居生活。他的诗歌创作也在此期间达到了高峰,许多作品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后对人生的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入侵,社会动荡不安。朝廷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更为激烈。孝宗皇帝虽然有志收复失地,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受到朝臣的掣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像曾协这样有抱负、有才华的文人往往无法施展才能,反而遭受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们在心灵上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创作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