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暮春杂咏八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暮春杂咏八首 其二
莲沼琼瑶堕,萱庭锦绣张。 静闻人语好,闲爱水风凉。 藜杖休行乐,蒲团且坐忘。 沙禽相识惯,趯趯近胡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莲花池边,琼瑶般的落瓣纷纷扬扬;萱草花簇,犹如锦绣般在庭院中绽放。 静谧之时,听闻人间对话,如同天籁之声;闲暇时喜欢漫步在水边,感受那拂面而来的凉风。 手执藜杖,不必急于前行追求享乐;蒲团上静坐,尝试忘却凡尘中的纷扰。 沙滩上的水鸟与我相熟,它们跳跃着靠近我的座椅,亲近又友好。
去完善
释义
《暮春杂咏八首 其二》曾协的注释如下: 1. 莲沼:莲花池塘,这里指的是池塘中的莲花。 2. 琼瑶:美玉,这里用来形容莲花的花瓣。 3. 萱庭:指母爱的家庭或母亲的居所。 4. 锦绣:精美的丝织品,这里用来形容庭院的景象。 5. 人语:人的说话声。 6. 水风:从水面吹来的风。 7. 藜杖:用藜草做成的拐杖。 8. 蒲团:用蒲草编织的坐垫。 9. 坐忘:道教术语,指在打坐时忘记一切世俗杂念。 10. 沙禽:栖息在沙滩上的鸟类。 11. 趯趯:鸟跳跃的样子。 12.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椅子,起源于胡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象和诗人的悠闲生活。诗人以莲花、萱草、水草等自然景观为背景,描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画卷。通过“莲沼琼瑶堕”和“萱庭锦绣张”这两个对仗工整的句子,诗人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人语、水风和沙禽的喜爱,表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愉悦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暮春杂咏八首·其二》是南宋诗人曾协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庆元年间,曾协虽担任地方官职,但他心怀忧国之情。他看到国家积贫积弱,战事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朝廷却腐化堕落,统治者昏庸无能,政治黑暗。这让曾协感到十分痛心。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暮春杂咏八首·其二》,以表达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此外,庆元年间,南宋与金朝的关系紧张,战事频繁。金朝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而南宋朝廷却无有效措施应对。这使曾协更加担忧国家的未来。同时,这一时期,理学的地位得到提升,成为官方哲学,但同时也出现了朱熹、陆九渊等不同的理学流派,学术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