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十首 其八
饱食丰年酒不空,水村山崦老于农。
囷仓在眼心无事,邻里经过乐岁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丰收季节里吃得饱饱的,农民们在山村田野间辛勤耕耘。看着满仓的粮食,心中无比满足;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共度欢乐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饱食:吃得很满足,指粮食丰收。
2. 丰年:农作物丰收的年份。
3. 水村:靠近河流或湖泊的村庄。
4. 山崦:山间的村落。
5. 于农:从事农业劳动的人。
6. 囷仓:古代一种圆形的粮仓。
7. 心无事:心中无挂虑之事,指生活安稳。
8. 邻里:邻居们。
9. 乐岁穷:指尽管生活贫困,但心情舒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老农十首·其八》描绘了一位老年农民的形象。诗人通过对这位老农日常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他勤劳、乐观精神的赞美。诗歌开篇以“饱食丰年酒不空”为引子,表现出老农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接着,诗人在第二句中点明老农的所在地——“水村山崦”,强调了他的生活环境是宁静而美丽的。
第三句“囷仓在眼心无事”则揭示了老农对生活的满足和安宁心态。囷仓是一种古代储存粮食的仓库,这句诗句暗示了老农家里粮食充足,所以他心里没有忧虑。最后一句“邻里经过乐岁穷”进一步表现出了老农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他与邻居们友好相处,即使在贫困的日子里也能保持快乐的心情。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年农民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勤劳、乐观精神以及平静幸福的生活。诗人通过细腻地描写老农的形象和生活场景,成功地传达出农村生活的美好和劳动人民的纯朴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老农十首 其八》是宋代诗人曾协所创作的一组诗歌中的一首。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960-1127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诗歌创作尤为活跃。
在创作这首诗时,曾协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得意。在官场失意的同时,他深入民间,关注民生,了解农民的辛苦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代,宋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提高。然而,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农民的生活仍然非常艰苦。曾协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