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老农十首 其二

标题包含
老农十首 其二
荷笠腰镰醉里回,和衣卧处息如雷。 定无门外催租吏,赢得柴荆日晏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头戴斗笠、腰挂镰刀的酒鬼返回,和衣而卧时发出如雷的鼻息声。确定没有门外的租税官来催促,于是赢得了在阳光下悠闲开启柴门的机会。
去完善
释义
1. 荷:担着;戴着;负着。这里是形容戴在头上的样子。 2. 笠:竹编的帽子,用来遮太阳或避雨。 3. 腰:挂在腰间;系在腰部。这里指挂在腰间的物品。 4. 镰:一种用于收割庄稼的长柄弯刀。 5. 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的状态。 6. 和衣:穿着衣服睡觉。 7. 卧:躺着休息。 8. 处:地方;空间。 9. 息:呼吸;气息。 10. 如雷:形容鼾声大作。 11. 定无:肯定没有;一定没有。 12. 门外:房屋的外面。 13. 催租吏:古代政府派去催促农民缴纳田赋的官员。 14. 赢:获得;得到。 15. 柴荆:用柴编成的门;简陋的茅舍。 16. 日晏:太阳偏西;傍晚时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的乡村田园生活图景。诗人以老农的形象出现,头戴斗笠,身挂腰镰,酒醉之后回来,随便找个地方就躺下休息了,声音如同雷鸣一般。诗中老农的生活状态虽然看似简单粗犷,却充满了宁静与舒适,这是因为他心中没有烦恼,不必担忧门外有催租的官吏前来打扰。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心态,让他能够享受到田园生活的美好,门前的柴荆也日日开着,生活显得悠然自得。整首诗通过老农的形象展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老农十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农业的重视。在这首诗中,曾协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艰辛和勤劳,以及他们对丰收的期待。 曾协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生活在宋高宗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南宋王朝开始走向衰落的时候。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这使得曾协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切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偏安一隅,经济相对繁荣,但政治腐败严重,官僚阶层腐化堕落,农民负担沉重。曾协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他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注反映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综上所述,《老农十首 其二》的创作背景是在宋高宗时期的南宋,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诗人曾协通过对农民的关切之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这首诗歌不仅表现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还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农业的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