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雁湖经行留题

标题包含
观雁湖经行留题
溪作玉膏色,洞如天琢成。 倩谁呼白鹿,将我上瑶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壁(1085年-1145年),字季章,号雁湖居士,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北宋著名文人李格非的儿子,与李清照是兄妹关系。 李壁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年轻时便已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溪水如同玉膏般晶莹剔透,山洞仿佛是天神精心雕琢而成。谁能呼唤出那神秘的白鹿,带我踏上通往天宫的道路呢?
去完善
释义
1. 溪:河流;这里指的是雁湖周围的溪流。 2. 玉膏色:指溪水呈现出如同玉膏般的颜色,比喻水质纯净而美好。 3. 洞:山洞;这里指的是雁湖附近的洞穴。 4. 天琢成:形容洞窟由天地自然形成,表达了其鬼斧神工的特点。 5. 倩:动词,请、求的意思;这里表示请求。 6. 白鹿:传说中的神鹿,这里用以象征纯洁和高贵。 7. 瑶京:仙境、天宫的别称,这里代指美好的境地。
去完善
赏析
诗人借由观雁湖的美景抒发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溪作玉膏色”,以玉膏比喻溪水,生动地描绘了溪水清澈纯净的特点;次句“洞如天琢成”则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两句相互映衬,凸显了自然环境的优美。接下来的“倩谁呼白鹿,将我上瑶京”,诗人化用传说中的仙境景象,表达了想要驾驭白鹿踏上通往瑶池仙境之路的愿望,透露出诗人的理想抱负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雁湖经行留题》是南宋诗人李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中期,即公元1140年至1205年间。这一时期,李壁正担任湖州州学教授,经常外出考察、游历,积累了大量的人文素材和生活体验,为他日后创作诗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南宋时期,政治格局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以较快发展。然而,此时金兵南侵,战争烽火不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李壁忧国忧民之情日益加深。他在观察社会现实的同时,将自己的家国情怀寄寓于山水诗中。 在《观雁湖经行留题》这首诗中,李壁以观雁湖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他借雁湖的壮美之景,抒发了自己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同时也传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李壁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