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刘漫翁老人赋云月高斋诗
嵇康遇王烈,幽愤竟莫摅。
我今识漫翁,转欲与世疏。
况闻高斋胜,云月随卷舒。
息深固以踵,道集其惟虚。
一朝破生死,直到心地初。
嗟我觉既晚,尚收废弃余。
疑翁乃真契,百里纡柴车。
谓我骨本好,误落尘寰居。
已障不自解,顾遣他人除。
稽首谢至言,田荒始知畬。
虽微跪履敬,脱粟荐霜蔬。
翁早涉文史,雅意追严徐。
中睹世路恶,纷纷臭如帤。
回光述鸿宝,妙解超堪舆。
启钥借我读,怳梦犹华胥。
匪惟见异人,乃复得异书。
穷途有良遇,喜极还欷歔。
居然困缰锁,阻造焦生庐。
后会岂无日,碧霄揽霞裾。
不见垂天翼,变化本鲲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嵇康与王烈相遇,难以倾诉内心的忧愤。如今结识了这位漫翁,我反倒想远离世俗。听说他的书房美景如画,让人赏心悦目。在深深的沉默和静谧中,他追寻着内心的空虚。有一天,他会看透生死,直达内心纯真的世界。可惜我的觉悟太晚,仍然在世间遭受冷落。我相信漫翁才是真正了解我的人,愿意驾着柴车走上一百里的路程来与我相会。他认为我的本质是好的,只是误入了凡尘。我无法自我解脱,只能等待他人的救赎。感谢你的忠告,让我意识到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田地。虽然我的礼节不够周全,但我仍愿用粗茶淡饭款待你。漫翁对文学历史有着深厚的理解,追求严徐的雅致。但看到尘世纷扰污秽,不禁生出忧虑。于是回溯古代文化,寻找可以超越地理环境的深刻解读。打开那把钥匙,仿佛带我进入一个梦境般的时代。不仅见到了奇异的人,更找到了奇妙的书。在困境中遇到这样的知己,让我欣喜若狂,却又热泪盈眶。尽管被束缚在这世俗之中,我渴望能去拜访漫翁。未来一定会有再相见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在碧霄之间漫步。我们都是那即将展翅翱翔的大鹏,总有化身为鲲的那一天。
去完善
释义
1. 嵇康: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
2. 王烈:魏国名士,与嵇康交往甚密。
3. 幽愤:郁结于心的忧愤之情。
4. 漫翁:指刘漫翁,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
5. 高斋:指刘漫翁的居所,此处寓意其品格高尚。
6. 云月随卷舒:形容居所环境清幽宁静。
7. 踵:脚跟,这里指继承。
8. 道集其惟虚:道家主张虚心集道,这里指刘漫翁遵循这一道理。
9. 一朝破生死:突破生死界限,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10. 心地初:心灵的初始状态,即最纯真的境界。
11. 觉既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已经太晚。
12. 废弃余:被世人遗弃的残余之物,这里指自己。
13. 真契:真正的知己。
14. 纡柴车:屈尊驾着简陋的车子前来探访。
15. 误落尘寰居:错误地生活在尘世之中。
16. 障不自解:对自己的困惑无法自行解决。
17. 顾遣他人除:只能请教别人来解答疑惑。
18. 田荒始知畬:荒废的田地开始耕种,比喻开始学习新知识。
19. 跪履敬:表示尊敬的态度。
20. 霜蔬:霜后的蔬菜,形容食物清淡。
21. 严徐:指严君平、徐处士两位隐逸之士。
22. 世路恶:世间道路的险恶。
23. 臭如帤:像臭腐一样让人厌恶。
24. 鸿宝:道教经典,指珍贵的典籍。
25. 堪舆:风水学,这里指刘漫翁具有高深的学问。
26. 启钥借我读:打开知识的大门让我阅读。
27.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世界。
28. 匪惟见异人:不仅见到了与众不同的人,指刘漫翁。
29. 异书:珍贵罕见的书籍。
30. 喜极还欷歔:极度欢喜之后又感到悲伤。
31. 困缰锁:被世俗束缚。
32. 焦生庐:焦先隐居的地方,这里指理想的隐居之地。
33. 霞裾:彩霞般的长袍,形容仙人飘逸的形象。
34. 垂天翼:形容大鹏鸟展翅高飞。
35. 变化本鲲鱼:指刘漫翁具有化身为鹏的大智慧。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嵇康遇王烈,幽愤竟莫摅”开篇,生动地描绘了与刘漫翁的相遇,以及对其才华的钦佩。接下来,诗人通过“况闻高斋胜,云月随卷舒”等诗句赞美了刘漫翁的高斋环境和他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又通过“息深固以踵,道集其惟虚”等诗句传达了刘漫翁内心的宁静和道家哲学的思想。随后,诗人以“一朝破生死,直到心地初”等诗句表达了对刘漫翁敢于打破世俗束缚,追求真实自我的敬仰之情。
此外,诗人还通过“嗟我觉既晚,尚收废弃余。疑翁乃真契,百里纡柴车”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在认识刘漫翁之后产生的感慨以及对刘漫翁的敬重之情。接着,诗人用“谓我骨本好,误落尘寰居。已障不自解,顾遣他人除”等诗句表达了刘漫翁对自己的理解和劝诫,以及对刘漫翁关爱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诗人以“稽首谢至言,田荒始知畬。虽微跪履敬,脱粟荐霜蔬”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听从刘漫翁教诲,努力改过自新的决心和行动。同时,诗人还用“翁早涉文史,雅意追严徐。中睹世路恶,纷纷臭如帤。回光述鸿宝,妙解超堪舆”等诗句赞扬了刘漫翁在文学、历史等方面的深厚造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紧接着,诗人以“启钥借我读,怳梦犹华胥。匪惟见异人,乃复得异书。穷途有良遇,喜极还欷歔”等诗句描述了自己向刘漫翁请教并获得珍贵学问的过程,以及在得到启发后的欣喜若狂。随后,诗人又以“居然困缰锁,阻造焦生庐。后会岂无日,碧霄揽霞裾”等诗句表达了自己暂时无法与刘漫翁相会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相聚的热切期盼。最后,诗人以“不见垂天翼,变化本鲲鱼”等诗句结尾,寓意着刘漫翁学识渊博,具有超凡能力,而自己将以刘漫翁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为刘漫翁老人赋云月高斋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李壁于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在淳熙年间,李壁的生活并不安定,他曾多次迁徙,四处奔波。然而,这样的生活并没有让他的诗歌才华受到影响。相反,他的诗歌在这种环境下变得更加深沉、感人。这首《为刘漫翁老人赋云月高斋诗》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这个时代,南宋政权偏安江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繁华,但内在的社会矛盾却日益加剧。李壁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社会的命运,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来传达出对社会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心。
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壁通过对“云月高斋”的描绘,表达出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现出了一位有责任感的文人的形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