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怀
萧飒闻风叶,惊时不自堪。
宦名中夜切,人事长年谙。
古画僧留与,新知客遇谈。
乡心随去鴈,一一到江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受到风中树叶的声响,我内心震惊无法承受。
半夜里公务的名声让我烦恼无比,我对人间世事已经了解了很多年。
古代的画作与僧人相互照应,新的知己在旅途中相遇聊天。
我的心向着远方的大雁,一心想回到江南故乡。
去完善
释义
1. 萧飒:形容秋天的肃杀景象。
2. 不自堪:表示无法忍受。
3. 中夜:半夜。
4. 切:急迫。
5. 谙:熟悉。
6. 古画僧留与:这里指画家所画的和尚肖像。
7. 新知:新朋友。
8. 乡心:思乡之情。
9. 一一:逐一。
10. 江南: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这里指诗人的家乡。
去完善
赏析
《旅怀》是唐朝诗人黄滔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怀念故乡之情。首联以“萧飒闻风叶,惊时不自堪”描绘了秋天落叶飘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因时序变迁而产生的忧虑。颔联则通过“宦名中夜切,人事长年谙”传达了作者在宦海浮沉多年,对生活和人际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颈联以“古画僧留与,新知客遇谈”表现了作者在与僧人交流过程中获得灵感,同时与新朋友畅谈心声的愉悦心情。尾联则以“乡心随去雁,一一到江南”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希望自己的思乡之情能随着南飞的鸿雁传回到江南故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悟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怀》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905年前后,此时黄滔正游走于长安、洛阳等地,寻求仕进的机会。然而,当时的唐朝正处于政治动荡的时期,宦官弄权、藩镇割据等问题严重,科举制度也被严重破坏。这使得许多文人志士的理想和抱负难以实现。
在这个时期,黄滔的个人经历也非常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但他并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在旅途中,他将自己的感慨化为诗篇,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