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寝梦归洛宅
位高才薄困疲癃,竹影泉声梦寐中。
定去洛城为逸客,近来书翰学扬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地位崇高但才能不足,感到疲惫与无能;梦中依稀听到竹影摇曳和水声潺潺。终究还是要到洛城去过隐士的生活,近来在书法上努力仿效杨风。
去完善
释义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昼寝梦归洛宅》是文彦博创作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意在表达诗人身处高位却感到才疏学浅、困顿疲惫,渴望回归故乡洛阳的心情。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疲癃:意为衰老多病。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年迈体弱的状态。
2. 洛城:指诗人的故乡洛阳。
3. 逸客:隐逸之士,指超脱世俗的人。这里表达了诗人渴望成为这样的人。
4. 扬风:即扬帆远航。这里形容文人墨客的风雅才情。
去完善
赏析
《昼寝梦归洛宅》是一首抒发诗人思乡之情和对理想生活向往的诗。诗的开篇即以“位高才薄困疲癃”点出诗人的困扰和无奈:虽然地位崇高,但才华有限,身心疲惫。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梦境中的“竹影泉声”,表现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第三句的“定去洛城为逸客”,表达了诗人决心摆脱世俗纷扰,回归故乡洛阳的愿望。最后一句的“近来书翰学扬风”,则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书法艺术实现内心平和与平衡的心境。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个人心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对比,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昼寝梦归洛宅》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85年,当时文彦博正值知天雄军府的任上。在此之前,他曾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要职,对国家政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特的见解。
在北宋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民族矛盾、社会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交织在一起,使得文人志士们在治国安邦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文彦博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努力寻求国家的长治久安之道,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际遇和家国情怀有着深深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文彦博以梦境为引子,表达了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之情。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境中的家乡景色,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借梦境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文彦博作为一位政治家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也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