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近以蜀物寄献复以雅章为报辄课芜音仰酬来贶

标题包含
近以蜀物寄献复以雅章为报辄课芜音仰酬来贶
微物达诚方愧极,雅章流惠见情深。 野夫自是甘芹味,国老何尝靳玉音。 伸纸恣窥蓝肆宝,登函频作洛生吟。 辞清墨妙真双绝,韫匵传家励子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文彦博(1006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五十载,是北宋中期的重臣之一。 文彦博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微小的事物传递真诚也让人深感愧疚,优美的篇章流传美好更显深厚的感情。普通人自然会喜欢淳朴的味道,国家的人才又如何会吝啬美好的言辞呢?铺展开纸张尽可以欣赏其中的宝藏,登上封套就能经常听到洛神的歌唱。文章清新、书法美妙堪称双绝,收藏起来教育后代激励子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蜀物:四川地区特产之物,此处指文彦博送给苏轼的礼物。 2. 雅章:高雅的诗篇,此处指苏轼回赠给文彦博的诗篇。 3. 芜音:形容声音杂乱无章,这里是指自己的拙作。 4. 野夫:作者谦称,指自己。 5. 国老:对文彦博的尊称,因为他曾任过太子太师。 6. 靳玉音:吝啬的声音,这里讽刺对方说自己不舍得发出美妙的声音。 7. 蓝肆宝:蓝肆,即唐朝长安城内的交易市场;宝,珍品,泛指各种书画作品。 8. 洛生吟:用洛阳书生侯瑾的典故事,比喻诗文的高雅情致。 9. 韫匵:蕴藏美玉的匣子,比喻珍重、爱护人才。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以“微物达诚”与“雅章流惠”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收到礼物的感激之情。接着,诗人在描述自己的心态时,通过“野夫自是甘芹味”和“国老何尝靳玉音”来表达自己知足而又珍惜的心境。诗人在赞美对方的诗词才华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勤奋好学的态度——“伸纸恣窥蓝肆宝,登函频作洛生吟”。最后,诗人总结道,这份礼物的珍贵之处在于它的辞清墨妙,并以此激励子孙要珍视家族的传承。整首诗言辞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一幅浓厚的文人墨客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公元960年至1127年,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彦博作为这一时期的著名文人,其诗歌作品深受时代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首《近以蜀物寄献复以雅章为报辄课芜音仰酬来贶》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文彦博生活在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曾任宰相,是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人生际遇丰富,历任多地官员,对民间疾苦有较深的了解。在任期间,他曾大力推动改革,主张节俭治国,关心民生,因此在百姓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他的政治主张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导致他在官场上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击。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频发,外患不断。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文彦博等人积极推动改革,试图通过整顿官僚体制、减轻人民负担等手段来改善国家的状况。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努力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这首《近以蜀物寄献复以雅章为报辄课芜音仰酬来贶》中,文彦博通过对蜀地物品的赞美,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朝廷的信任和支持,表达了希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愿望。这首诗既体现了文彦博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时代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