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毛惜惜
妓者有毛嫱,高沙骂贼狂。
一身虽就死,千古不曾亡。
嗟尔男儿活,羞它冢树傍。
史应收烈传,祀合御睢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娼妓中有毛嫱,高沙巷中骂贼猖獗。
虽然一生即将结束,但她在千百年后的记忆中未曾消失。
叹惜那些苟且偷生的男人,他们会在墓树下感到羞愧。
历史应该为她留下英勇的传记,祭祀她应同睢阳英烈一样受到尊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吊:悼念。
2. 毛惜惜:隋末有名妓,曾与王世充有交往,后为王世充所杀。
3. 妓者:指从事娼妓行业的女子。
4. 毛嫱:即毛惜惜。
5. 高沙骂贼狂:指毛惜惜因骂贼而遭杀害。高沙,指王世充。贼,指王世充。
6. 一身:一个人。
7. 就死:赴死,面临死亡。
8. 千古:永远。
9. 亡:灭亡。
10. 嗟尔:叹词,表示哀伤或赞许。尔,你。
11. 男儿:泛指男子。
12. 活:活着。
13. 羞它:羞辱它。
14. 冢树:坟墓旁的长树。
15. 傍:靠近。
16. 史:史书。
17. 收烈传:把烈女的事迹记录下来。收,收录。烈传,指记载英烈事迹的传记。
18. 祀:祭祀。
19. 合:应该。
20. 御:到……去。
21. 睢阳: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境内。这里代指古代英烈的纪念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吊毛惜惜》,是诗人对英勇抗金英雄毛惜惜的赞美和哀悼。首联描述了毛惜惜的高尚品质和勇敢行为,她临危不惧,痛斥金兵的罪行;颔联则表达了尽管毛惜惜牺牲了生命,但她的精神永垂不朽;颈联指出,那些苟且偷生的男子应该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愧;尾联进一步表达了对毛惜惜精神的敬意,认为她应被载入史册,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纪念。整首诗语言铿锵有力,情感激昂,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英勇行为的敬仰和对邪恶势力的憎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吊毛惜惜》是宋代诗人释元肇的一首悼亡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受到佛教和儒家学说的影响,强调个人修养和人文精神。
释元肇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好学,后因战乱家道中落,被迫出家为僧。虽然身处佛门,但他仍然心系家国,关心民生疾苦。他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问题。在旅途中,他目睹了民间的苦难,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个时期的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内部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外部受到北方民族政权的侵扰,疆土日蹙。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社会现实,他们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释元肇也不例外,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释元肇创作了这首《吊毛惜惜》。这首诗以悼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好友毛惜惜的怀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毛惜惜的一生,诗人也借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他对人间悲喜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