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思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天涯海角之地,我多次占卜梦境,疑惑是否错过了什么新的知己。

去完善
释义
北斗:指北方遥远之地;寓使:寄居的使者,这里指代远方的朋友。

去完善
赏析
《凉思》以秋日的凄清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显哀伤的画面,“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透露出一种人去楼空的孤寂之感。接下来,“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沉浸在回忆中的形象,时间仿佛凝固。下半部分通过“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将距离和时间相结合,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与无奈。最后两句“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既希望有所牵挂,又害怕因此而产生的误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精炼,展现了李商隐特有的细腻与深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凉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作于公元859年,正值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朝政腐败,民生疾苦,诗歌的创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一年里,李商隐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一度入仕为官,但由于受到权臣排挤,被迫离京,四处漂泊。在此期间,他目睹了百姓的生活困苦,深感朝廷的昏庸无能,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愤懑。
在时代背景方面,唐朝末年,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皇帝奢侈无度,官僚腐败成风,政治黑暗,使得李商隐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凉思》为题,表达了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