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首唱韵和
碧树银塘接画楼,天人谁肯降琼辀。
三山密信传青雀,五日归鞍跃紫骝。
郢酒泛冰星弁侧,吴歈倚瑟黛娥愁。
云峰得句怀真赏,瘦尽东阳沈隐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大树下,波光粼粼的池塘边,连接着精致的楼阁。谁能从天界降临这琼玉般的舟车呢?
来自三山的秘密信件由青鸟传递,五天后鞍马奔腾归来。楚国的美酒如同星星般闪烁在冰上,而吴国的歌谣则倚着琴弦如黛眉般的忧愁。
云端的山峰里藏着诗意的句子,让人怀念真实的欣赏。就像东阳县的沈隐侯那样清瘦而幽深。
去完善
释义
1. 碧树:绿色的树木。
2. 银塘:形容池塘清澈如镜。
3.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4. 天人:指神仙。
5. 降琼辀:降临于仙境的车马。琼,美玉;辀,车辕。
6. 三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7. 密信:秘密的信件。
8. 青雀:即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
9. 五日:典出《穆天子传》,周穆王西游至昆仑山,住瑶池,与西王母宴饮,西王母歌谣有“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穆王答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后穆王升遐,即周宣王时,作《蒿里》之歌以哀之。后代据此传说附会穆王驾八骏神游之事,称穆王为西王母的造访者。
10. 归鞍:回程的马。
11. 紫骝:毛色紫红的骏马。
12. 郢酒:楚地的美酒。
13. 泛冰:比喻酒的醇厚。
14. 星弁侧:弁侧,古人用其代指游子。这里是指四处飘荡的酒友们。
15. 吴歈:指江苏一带的民歌。
16. 倚瑟:抱着琴瑟。
17. 黛娥愁:指女子的忧愁。黛娥,美女。
18. 云峰:高峰。
19. 得句:得到佳句。
20. 怀真赏:怀念真实的雅趣。
21. 瘦尽东阳:形容极度消瘦。东阳,古县名。
22. 沈隐侯:南朝梁沈约,谥号隐侯。这里用作杨亿的自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以碧树、银塘、画楼等景物构建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环境,同时通过“天人谁肯降琼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诗人又以三山密信、五日归鞍等场景,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换。诗中提到的“郢酒”和“吴歈”则分别代表了湖北和江苏的地方特色,体现了诗人的游历丰富。最后,诗人以云峰得句、瘦尽东阳等诗句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再次首唱韵和》是北宋著名文人杨亿的作品。杨亿(974-1020年)生活在北宋初期,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被誉为“西昆体”的代表人物。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00年至1020年间,这是杨亿的创作旺盛期。
在这一时期,杨亿作为翰林学士,深受宋真宗的信任,参与了大量的文学、政治活动。他与当时的文人墨客频繁交往,共同切磋诗艺,形成了著名的“西昆诗派”。然而,杨亿也因为他的才学和政治地位而招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排挤,这使得他在官场上的道路颇为曲折。
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宋真宗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基础。此外,他还大力提倡文学和艺术,使得北宋文坛繁荣昌盛,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作家。杨亿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了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