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秘书温知蜀州江原县
秘省丞郎出字人,锦江偏好濯缨尘。
酒垆千古风流地,花县三年烂漫春。
白羽豫州慵草檄,青天蜀道厌摧轮。
巴猿杜魄惊乡梦,莫遣霜华髩畔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秘书省的官员走出房门,偏爱在锦江边洗涤烦恼。
这家酒店千年以来都是风流之地,这个花团锦簇的小镇春天格外美丽。
郑板桥的诗歌和散文并不应景,杜诗的酒意也让人厌倦。
来自巴山、蜀地的猿猴和灵魂会让我吃惊地想起家乡。请不要让白发滋生,因为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去完善
释义
1. 叶秘书:指唐朝文人叶温,曾任秘书省校书郎。
2. 温知蜀州江原县:指的是叶温被任命为蜀州江原县令。
3. 秘省丞郎:指秘书省的官员。
4. 字人: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文字工作。
5. 锦江:四川成都的一条河流。
6. 濯缨尘:洗涤帽子上的灰尘,表示清高的品质。
7. 酒垆:卖酒的店铺。
8. 风流地:指繁华的地方。
9. 花县:县名,位于四川省崇州市。
10. 三年:指叶温在江原县任县令的时间。
11. 烂漫春:形容春天的繁花似锦。
12. 白羽豫州:指东汉名将冯异,曾驻军豫州,被封为白马将军。
13. 慵草檄:指冯异不愿写讨伐檄文。
14. 青天蜀道:指四川地区的蜀道。
15. 摧轮:指车轮受到损坏,比喻旅途艰辛。
16. 巴猿:指四川地区的猿猴。
17. 杜魄:指杜甫的魂魄。
18. 乡梦:指思念故乡的梦。
19. 莫遣:不要让。
20. 霜华:指白色的头发。
21. 髩畔新:鬓角新发出的白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赞美叶秘书温知蜀州江原县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点明叶秘书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颔联描述了江原县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颈联则表现了叶秘书的才情和对故乡的热爱;尾联则以巴猿、杜魄等元素表达了诗人的乡愁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原县风情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叶秘书温知蜀州江原县》是北宋诗人杨亿在公元986年所作。当时,杨亿因才华横溢而受到宋太宗的青睐,担任翰林学士一职。然而,随着政局的变化,他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了皇帝的宠信,被贬为地方官。
在这段时间里,杨亿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他看到了民间的疾苦,体会到了百姓的艰难生活。因此,他决定将自己的才华用于反映民间疾苦、关注百姓生活的诗歌创作中。
公元986年,正值北宋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剥削和压迫,农民的生活仍然非常艰苦。在这种背景下,杨亿以叶秘书温知蜀州江原县为主题,创作了这首诗。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原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