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偶成

标题包含
偶成
道心非动静,学者何难易。 痴云欲扫除,迅霆无拟议。 无妄而微疾,勿药斯有喜。 一轮秋月明,云为岂思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彦约(1157年-1228年),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县(今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程颐的外孙。 曹彦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心境不因动或静而改变,学习上的困难程度因人而异。 想让心灵像清除云雾般纯净,需迅速果断,不容迟缓犹豫。 心平气和,轻微的波动也能很快恢复。不用太担心,自然会顺利度过难关。 就像明亮的秋月照耀夜空,一切顺其自然,无需过多担忧。
去完善
释义
1. 道心:这里指追求道德修养的精神。 2. 动静:指道家哲学中的动与静的状态。 3. 学者:指求学者。 4. 痴云:形容云雾弥漫的状态。 5. 迅霆:快速雷霆,喻指事物发展的迅速。 6. 无妄:没有灾难。 7. 微疾:轻微的疾病。 8. 勿药:不用药物,即不用治疗。 9. 有喜:出现好的转机。 10. 一轮:满月的意思。 11. 云为:云彩的动态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曹彦约的一首表达哲理与禅意的作品。全诗以儒家道家思想融合为主线,既有对人生的深度反思,又有自然现象的描绘,艺术技巧高超,极富感染力。 首句“道心非动静”,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非局限于动静两种状态,而是包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学者何难易”则是对求道者的告诫,意味着学习之路并无绝对的易或难,关键在于个人的态度和方法。 接下来的“痴云欲扫除,迅霆无拟议”两句,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禅宗顿悟的思想。痴云象征生活中的困扰和杂念,迅霆则是直指人心的智慧。一旦领悟到这雷霆般的智慧,便能迅速地扫清所有的迷惑和障碍。 第五、六句“无妄而微疾,勿药斯有喜”,则进一步阐述了在修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病小痛,但这并不代表什么,只要我们不去过分在意,病情反而会自行好转。这里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的精神。 最后两句“一轮秋月明,云为岂思虑”,则表达了诗人超脱的心境。他把自己的内心比作明亮的秋月,即使云彩环绕,也不会影响其光明。这里的“云为”就是指世俗的烦恼和纷扰,寓意诗人已经超然物外,不会被这些世俗之事所困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成》是南宋诗人曹彦约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曹彦约出生于北宋末年,南宋时期任江西南康知府等职,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曹彦约所处的时代,正值宋金对峙时期。自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然而,南宋朝廷一直未能收复失地,与金国长期保持着一种脆弱的和平状态。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既怀有家国情怀,又深感个人命运的无力回天,这种矛盾的心理在曹彦约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曹彦约在任江西南康知府期间,目睹了民生疾苦,感慨万分。他一方面痛心国家的衰落,另一方面也对民间百姓的苦难表示同情。《偶成》一诗便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