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0 2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 罗隐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但科举考试屡次不中,一生仕途不顺。他曾在唐末战乱时期,多次投笔从戎,为地方官员出谋划策,参与平...查看更多
阿吾尔
去完善

译文
蜜蜂辛勤采集百花酿成甘甜的蜂蜜,却不知这份甜蜜最终是为了谁的辛劳,又是为了谁的甜美。
阿吾尔
去完善
释义
山尖:指山峰的顶端;占:占据,占领。
阿吾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蜜蜂采花酿蜜的过程,将自然界的现象与人类社会的现实巧妙结合。前两句展现了蜜蜂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尽情享受自然之美,暗喻劳动者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创造价值。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发出振聋发聩的质问:蜜蜂辛苦酿蜜,成果却被他人享用,这无疑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控诉。全诗短小精悍,意蕴深远,既体现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愤懑与无奈。
阿吾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850年至907年间,此时正值唐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 在创作这首《蜂》时,罗隐正经历着人生的起伏。他原本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然而命运多舛,屡试不第。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充满了不满和讽刺。在这种背景下,他通过观察蜜蜂辛勤采蜜的现象,寓意劳动人民的勤劳与付出,以及对社会公平的渴望。 与此同时,唐朝晚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战乱频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罗隐以蜜蜂的辛勤劳作作为象征,反映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他用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际遇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阿吾尔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