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神公墓
出郭门东宿霭披,僊公灵迹尚堪追。
空林日日传清响,敝帚年年付与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徐神公:指东汉时期的道教大师徐贺,字君房,封中岳太室侯,别号“徐神公”。
2. 出郭门东:指出现在城东外的地方。郭,城郭;门,城门。
3. 宿霭披:描述早晨云雾消散的过程。宿霭,指隔夜的云雾。披,驱散。
4. 僊公:对道士或隐士的尊称,这里指徐神公。
5. 灵迹:指神仙道士留下的神奇事迹。
6. 空林:指树林。空,表示空旷、空寂。
7. 清响:指风吹过树木发出的声音。
8. 敝帚:破旧的扫帚,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9. 年年付与谁:指每年都是谁在使用这破旧扫帚,暗示无人继承徐神公的事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徐神公墓景色的古诗。诗人在开篇即通过“出郭门东宿霭披”描述了墓地周围的环境:雾气弥漫,使得墓地显得神秘莫测。紧接着,诗人用“僊公灵迹尚堪追”表达了对于徐神公的敬仰之情,同时暗示了人们对于逝去者的哀思。
“空林日日传清响”一句则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氛围。这里的“空林”是指墓地的树林,而“清响”则可能是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也可能是钟声或者其他祭祀仪式上的声音。这种声音在诗人听来,仿佛是逝者在传达某种信息,令人感到神秘而敬畏。
最后,诗人以“敝帚年年付与谁”结尾,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敝帚”指的是破旧的扫帚,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通过这一句,诗人提醒我们,无论生前有多少成就,最终都要面对死亡,留给后人的只是那些被遗忘的历史。整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