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闰月二日雨三日复雨寄斯远三首

标题包含
闰月二日雨三日复雨寄斯远三首
大雨固滂霈,小雨更霡霂。 萧然凉已生,隐若雷未伏。 前时历月阴,迩日连朝暴。 早田有愁乾,菜本亦恐缩。 居闲苦无事,忧国愿时熟。 老翠上松篁,余滋到兰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虽然雨下得大,连绵不断,但也感到一丝丝凉意,凉爽而舒服,听不到雷声了。近来阴晴不定,前天还在下雨,昨天就开始放晴了。田地里的庄稼因为天气无常而担忧着收成,菜苗也可能会因为雨水过多而受影响。作为一个空闲的人,心里也忧虑着国家的庄稼收成问题,希望有个好的年成。翠绿的树叶爬满了松树和竹子,这甘霖也同样滋润了兰花和菊花。
去完善
释义
1. 滂霈:指雨水盛大的样子。 2. 霡霂:小雨。 3. 萧然:冷落;寂静的样子。 4. 隐若:隐约好像。 5. 迩日:近日。 6. 暴:突然,出乎意料。 7. 早田:春季播种的田地。 8. 愁乾:担忧干旱。 9. 菜本:即蔬菜根部。 10. 缩:萎缩。 11. 居闲:闲暇无事。 12. 忧国:为国家忧虑。 13. 时熟:庄稼丰收。 14. 老翠:旧绿,指松竹等经冬不凋的常绿植物。 15. 余滋:滋润的剩余部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连续的阴雨天气为背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和人情世故的深刻领悟。首联“大雨固滂霈,小雨更霡霂”,既是对降雨过程的生动刻画,又寓含着作者在面临困境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接下来的“萧然凉已生,隐若雷未伏”,以抽象的意象表达了气候变化带来的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紧接着,诗人在后四句中转向关注农事民生,表达了在多雨季节中对农业生产的担忧以及对国家粮食丰收的热切期盼。最后两句“居闲苦无事,忧国愿时熟”,体现了诗人从个人生活拓展至家国天下的胸怀与担当。整体来看,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闰月二日雨三日复雨寄斯远三首》,由南宋诗人赵蕃所作。首先我们要了解赵蕃的背景,他是南宋的一位文人,曾担任过国史编修、秘书省校书郎等职位。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题材广泛,风格独特。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然而在这个时期,诗歌文化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著名诗人,如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他们的诗歌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和其他文人在诗画之间交往密切,形成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同时,由于身处乱世,他的诗中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闰月二日雨三日复雨寄斯远三首》便是他在一次连雨天时,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