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不见眉间半点黄,花开花落总他乡。
子规偏向三更月,唤起愁人也断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未见眉间有半点黄色,那些花开花落的总是飘零在他乡。杜鹃鸟在深夜里啼鸣,让人心生愁绪又让人断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眉间半点黄:指眉毛颜色,古时常以黄色为美。2. 花开花落:表示时光荏苒,岁月流转。3. 子规:鸟名,又称杜鹃,啼声哀婉,常常引发人们的乡愁之情。4. 三更月:夜晚的月亮,用以形容寂静的夜。5. 断肠:形容极度的悲痛与忧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回乡偶书”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不见眉间半点黄”描绘了故乡的一景一物,暗示着诗人已经离开家乡多年。次句“花开花落总他乡”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尽管岁月流转,但心中的那份情感却始终无法忘怀。接下来的两句“子规偏向三更月,唤起愁人也断肠”更是抒发了诗人深夜难眠,思绪万千的心境。子规啼血的意象,既象征着诗人的乡愁,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回乡偶书》是明代诗人张明中的代表作,这首诗作于明朝崇祯年间。
在明朝崇祯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战乱不断。张明中是江西庐陵人,年轻时曾出任官员,因不愿趋炎附势,辞官回乡。这段人生经历使他深刻感受到故乡的沧桑变化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此外,明朝末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朝政腐朽,民不聊生。然而,也正是这种社会环境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使他们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命运,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
因此,在这首诗中,张明中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真挚的乡情为基调,通过描述自己的家乡风貌和亲友离别之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