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砂步三首 其一
一株怪石数茎筠,明月清风不系身。
石月无痕竹无韵,寓轩消息与君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块奇特的石头上长了几株竹子,月亮和清风似乎都无意于此地。
石头的形状无法描绘,而竹子也没有什么特点,我把这一切告诉了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砂步:指的是砂溪边的渡口。砂溪是浙江嵊县的一条溪流,砂步就是砂溪边的一个渡口。
2. 米芾:宋朝著名书法家、画家、鉴赏家,历任礼部员外郎、书画博士、礼部侍郎等职,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3. 筠:指竹子。
4. 明月清风:表示美好的景色。
5. 不系身:无法束缚住自己。这里形容石头、竹子虽然被明月清风环绕,但它们并不受这些美景的束缚。
6. 无痕:没有痕迹。这里形容石头表面平滑,没有纹路。
7. 无韵:没有韵律。这里形容竹子没有节奏感,即竹子形态各异,没有规律可循。
8. 寓轩:诗人的住处。
9. 消息:信息、消息。这里指诗人要向读者传递的信息。
10. 君:您,这里指读者。
11. 陈:述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1051-1107)所作的《题砂步三首》的第一首。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砂步怪石、翠竹和明月的景象,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心灵的慰藉。
诗的开篇“一株怪石数茎筠”,描绘了一幅砂步景致:一块奇特的石头,周围簇拥着几株翠竹。这画面简约而富有诗意,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接下来的“明月清风不系身”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清风徐来,明月当空,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梦幻的世界。
“石月无痕竹无韵”一句,通过对比怪石和翠竹的特点,传递出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石头的坚硬与月亮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竹子虽绿意盎然,却无声无息。这种对比表达了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的意义,但它们都沉默不语,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
最后,“寓轩消息与君陈”则是对读者发出的邀请,希望我们能够体悟到砂步景致的奥妙,共同领略自然之美。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内涵,传达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诗人米芾创作的《题砂步三首 其一》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沙岸的景色。诗中“露叶风枝晓自匀,天寒日暮江村”两句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季节更替的特点。通过这秋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时光的留恋之情。
创作这首诗歌的时间为北宋时期,约公元960-1127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一段较为稳定的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米芾本人身为一名士人,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书画的热爱而闻名于世。然而在这个时代,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官僚腐败、土地分配不均等,这些问题对民生造成了影响。
在创作这首诗时,米芾处于一个人生中相对稳定期,他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依然关注着民生疾苦,并希望以一己之力为社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