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涟漪寄薛绍彭

标题包含
自涟漪寄薛绍彭
老来书兴独未忘,颇得薛老同徜徉。 天下有识推鉴定,龙宫无术疗膏肓。 淮风吹戟稀讼牒,典客闭阁闲壶浆。 吟树对山风景聚,墨池濯砚龟鱼藏。 珠台宝气每贯日,月观桂实时飘香。 银淮烛天限织女,烟海括地生灵光。 俊儿乃是翰墨侣,侠竹不使舆卫将。 象管钿轴映瑞锦,玉鳞棐几铺云肪。 依依烟华动勃鬰,矫矫龙蛇起混茫。 持此以为风月伴,四时之乐乐未央。 部刺不纠翰墨病,圣恩养在林泉乡。 风沙涨天乌帽客,胡不东来从北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米翼之是当时的进士,母亲阎氏也出自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老年仍钟爱笔墨之乐,与薛老共同游玩于书卷之间。 举世皆知我鉴定功力,却无救治心病的法门。 淮水边的风吹拂着我的长剑,诉讼之事已离我远去。 待客闭门,只享清闲,品茗赏景。 这吟诗作画的山山水水,墨池边洗砚之处,乌龟、鱼儿也在躲藏。 珍珠塔宝光四射,犹如太阳般耀眼;桂花飘香弥漫整个月观。 银河如烛光照亮夜空,烟海辽阔无边,万物生辉。 贤能之人皆为书法的伙伴,侠义之风飘然。 笔管、钿轴映衬着瑞锦之光,如玉鳞般的几案上铺满了云肪。 烟雾弥漫,花影浮动,龙蛇腾飞,一切都在混茫之中。 以此为伴,欣赏清风明月,四季欢乐无尽。 文笔上的毛病,陛下未曾责罚,皇恩浩荡,如林泉般滋养着我。 那些风沙满天的北方客人,为何不来这里领略北国的风光呢?
去完善
释义
《自涟漪寄薛绍彭》注释: 1. 老来书兴独未忘:老来,指米芾晚年;书兴,指书法创作的热情;独未忘,表示一直保持着这种热情。 2. 颇得薛老同徜徉:薛老,指薛绍彭;徜徉,形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3. 天下有识推鉴定:有识,指有见识的人;鉴定,指评定书法作品的价值。 4. 龙宫无术疗膏肓:龙宫,比喻皇宫;无术疗膏肓,表示无法治疗皇帝的顽疾。这里可能指皇帝对书法作品的评价存在偏见。 5. 淮风吹戟稀讼牒:淮风,指淮河流域的风俗;吹戟,指吹奏乐器;稀讼牒,指减少诉讼案件。这里描绘了一幅和谐的景象。 6. 典客闭阁闲壶浆:典客,指掌管接待宾客的官员;闭阁,指闭门谢客;闲壶浆,指闲暇时斟酒助兴。 7. 吟树对山风景聚:吟树,指吟咏树木;对山,指面对山川;风景聚,指风景聚集在一起。这里描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8. 墨池濯砚龟鱼藏:墨池,指洗砚的地方;濯砚,指清洗砚台;龟鱼藏,指龟鱼在水中游动。这里表现了书法创作的环境清幽。 9. 珠台宝气每贯日:珠台,指珍珠装饰的高台;宝气,指宝物的光芒;每贯日,指光芒四射,直冲云霄。 10. 月观桂实时飘香:月观,指赏月的地方;桂实时飘香,指桂花盛开时的香气。这里描绘了美丽的夜景。 11. 银淮烛天限织女:银淮,指银河;烛天,指照亮天空;限织女,指限制织女与牛郎相会的距离。这里是形容银河的壮丽景色。 12. 烟海括地生灵光:烟海,指烟雾弥漫的大海;括地,指覆盖大地;生灵光,指产生神奇的光芒。这里描绘了大海的神秘景象。 13. 俊儿乃是翰墨侣:俊儿,指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翰墨侣,指与书法为伴的朋友。 14. 侠竹不使舆卫将:侠竹,指英勇善战的武将;不使舆卫将,指不让他们担任护卫的职责。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武将的尊敬。 15. 象管钿轴映瑞锦:象管,指象牙制成的毛笔;钿轴,指镶嵌有宝石的画轴;映瑞锦,指映衬出华丽的丝绸。这里描述了书法作品的华丽装饰。 16. 玉鳞棐几铺云肪:玉鳞,指玉石雕刻的鱼鳞;棐几,指木质的几案;铺云肪,指铺上云彩般的柔软物质。这里展示了书法创作的舒适环境。 17. 依依烟华动勃郁:依依,指缭绕的烟雾;烟华,指烟雾中闪烁的光芒;动勃郁,指充满活力。这里描绘了烟雾弥漫的景象。 18. 矫矫龙蛇起混茫:矫矫,指矫健的身姿;龙蛇,指书法作品中的笔画;起混茫,指呈现出混沌迷茫的状态。这里表现出了书法作品的动态美。 19. 持此以为风月伴:持此,指珍藏这些书法作品;以为风月伴,指作为观赏风景的伴侣。 20. 四时之乐乐未央: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乐未央,指快乐无穷尽。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书法的热爱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21. 部刺不纠翰墨病:部刺,指朝廷部门;不纠翰墨病,指不去纠正书法作品的错误。这里表达了对皇帝不重视书法作品的遗憾。 22. 圣恩养在林泉乡:圣恩,指皇帝的恩典;养在林泉乡,指生活在山林水泉之间。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恩宠的感激之情。 23. 风沙涨天乌帽客:风沙涨天,指狂风沙尘笼罩天际;乌帽客,指戴乌纱帽的官员。这里描绘了边境地区的恶劣环境。 24. 胡不东来从北荒:胡不,表示反问;东来,指来到东方;北荒,指北方的荒蛮之地。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希望他们能来和自己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自涟漪寄薛绍彭》是米芾的一首描绘自己与友人薛绍彭共同游历、欣赏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山林景致、书法艺术的赞美,表达了与好友薛绍彭深厚的友谊以及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自涟漪寄薛绍彭》是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所创作。米芾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米芾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于北宋时期(960-1127年)活跃于文艺领域。在这段时间里,宋朝正处于国家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阶段,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发展。米芾与当时文人墨客的交游广泛,与许多文人雅士有着深厚的友谊,其中包括他的好友薛绍彭。薛绍彭是当时的著名书法家、诗人,他与米芾在许多作品中表现出默契的艺术见解及深厚友情。 诗中提到“涟漪”,寓意人生道路中的波折,意味着两人在世事如涟漪般波动的岁月里仍能坚守信仰,相互支持。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