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杨知府赞

标题包含
杨知府赞
丹成于太初之先,道济乎后地之极。 负勋名阀阅之寄,忘生长富贵之习。 时行时止,无固无必。 操须弥之笔,亦难写此珪璋之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朋,法号宗泐,字季潭,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俗姓陈,名嗣宗。 释智朋在幼年时便出家为僧,后来拜见径山寺的虚堂智愚禅师为师,学习禅宗佛法。他在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太初:初始、开始之意。 2. 道济:以道相助、依道救助。 3. 后地:后世、后代。 4. 极:终点、极限。 5. 负勋名阀阅之寄:勋名,功劳与名声;阀阅,世族的门第观念。此处指承受家族期望。 6. 忘生长富贵之习:忘记因生长环境而产生的对富贵的追求。 7. 时行时止,无固无必:见机行事,没有固定的规则。 8. 操须弥之笔:须弥山为佛教中最高的山,此处形容笔力之大。 9. 珪璋之质:珪璋,古代贵族朝聘、祭祀所用的玉器,象征高尚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名叫杨知府的官员,他的品质、才情和品行都在诗中得到了展现。首句“丹成于太初之先,道济乎后地之极”以道家哲学为背景,强调此人修炼出的高尚品质,如同炼丹一样在天地间具有最高的美德。接下来的两句“负勋名阀阅之寄,忘生长富贵之习”则说明了杨知府身上承担着显耀的责任,但他却能淡泊名利,不被荣华富贵所迷惑。 接下来“时行时止,无固无必”,描绘出他审时度势的能力,行事果断而又不失谨慎。而在结尾处“操须弥之笔,亦难写此珪璋之质”,诗人以极高的评价来赞扬这位官员的品质,即使借助了神仙般的妙笔,也无法完全描绘出他如珪璋般清高的品质。整体来看,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杨知府的形象,赞美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知府赞》是宋代诗人释智朋的一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时期。 在宋朝时期,文人墨客辈出,诗人们的作品多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释智朋作为一位诗人,他的作品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的影响。他在这首诗中赞扬了杨知府的智慧和勇气,表达了对公正廉明的官员的敬仰之情。 释智朋生活在宋朝这样一个重视文化和教育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影响。这首诗通过赞美杨知府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儒家仁爱观念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