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

标题包含
浣溪沙
缥缈危楼紫翠间。 良辰乐事古难全。 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 不知来岁与谁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七曜日
去完善

译文
不知道明年的今天,还有谁能一同观赏这番景象呢?
七曜日
去完善
释义
璧月:如玉璧般圆润皎洁的月亮;琼枝:比喻美丽的花木;菊花人貌:以菊花喻人的容颜。
七曜日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通过中秋佳节的特定情境,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惆怅。开篇“缥缈危楼紫翠间”营造出一种虚幻迷离的意境,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接着,“良辰乐事古难全”一句点明主旨,揭示人生无法圆满的遗憾。随后转入个人情感,“感时怀旧独凄然”直抒胸臆,将读者带入到诗人内心的悲凉世界。 下半部分进一步深化主题,“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自然万物的恒久不变,另一方面则凸显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结尾“不知来岁与谁看”更是余音袅袅,引人深思——未来不可预测,世事变幻莫测,使得这份孤独与无奈愈发浓烈。 全词语言清丽隽永,情感真挚动人,不仅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深厚功力,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七曜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词作。此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086年,正值北宋中期。在这一年,苏轼在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后,被任命为尚书省礼部郎中。在这段时间里,他深感仕途的艰辛,但对人生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在那个时代,科举制度已经成熟,士人阶层逐渐崛起。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力求以诗歌词赋来抒发情怀、针砭时弊。而苏轼,作为当时文坛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词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这首《浣溪沙》正是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之作。
七曜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