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富阳道中早行

标题包含
富阳道中早行
山腰宿雾远模糊,水面柔云近有无。 青女妆成连夜粉,鲛人啼尽一川珠。 阳光稍稍褰层箔,春色徐徐展画图。 试向东风揩病目,驾天青浪麦平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项安世,字平甫,号无庵居士,南宋著名学者、诗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享年109岁。 项安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中雾气在远处依稀可见,水面上轻柔的云朵若有若无。 青女如同夜晚的妆容,如同一颗颗珍珠洒满河川。 阳光逐渐穿透了薄雾,春天正在慢慢地展开画卷。 试着迎着东风擦拭我那久病的眼睛,在天空下,麦田宛如绿色的波浪起伏。
去完善
释义
1. 富阳: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富春江下游。 2. 宿雾:指夜里笼罩在山间的雾气。 3. 青女: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掌管霜雪。这里用来形容早春的寒冷天气。 4. 鲛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鱼人,善于纺织,眼泪会变成珍珠。这里用来形容江面的波光粼粼。 5. 层箔:层层的竹帘。 6. 麦青浪:指麦田里的绿色波浪。
去完善
赏析
《富阳道中早行》是南宋诗人项安世的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诗。这首诗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晨时分富春江边的美丽景色。 首联“山腰宿雾远模糊,水面柔云近有无”,描述了山腰间的雾气渐渐消散,水面上轻柔的云朵若隐若现的景象。这里的“宿雾”和“柔云”形象地表现了早晨的雾气和水面上的薄云,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颔联“青女妆成连夜粉,鲛人啼尽一川珠”,则描绘了江面上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的景象。这里用“青女”比喻江水,而“鲛人啼尽一川珠”则形象地展示了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的光芒。 颈联“阳光稍稍褰层箔,春色徐徐展画图”,描述了阳光逐渐洒满大地,春天的景色缓缓展开的过程。这里的“阳光稍稍褰层箔”,意味着阳光逐渐穿透雾气,为大地带来了温暖;而“春色徐徐展画图”则形象地表达了春天景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慢慢展开的过程。 尾联“试向东风揩病目,驾天青浪麦平铺”,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的喜悦心情。他尝试着迎着东风擦拭自己的眼睛,以便更好地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里的“驾天青浪麦平铺”,形象地描绘了河水清澈、麦田平铺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山腰雾气、水面云朵、阳光照射以及河面水珠等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早春时节富春江边的美丽景色。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修辞手法,使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富阳道中早行》是南宋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项安世时任湖南提举茶盐使。这个时期,宋朝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民生疾苦,而诗人本人则因正直廉洁的品行被贬谪到外地。 在旅途中,诗人观察到了沿途百姓的生活状况和自然景色,感叹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不幸。他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歌抒发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对国事民生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