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薄幸

标题包含
薄幸
青楼春晚。 昼寂寂、梳匀又懒。 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 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 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 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 却谁拘管。 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 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渭老(1032年-1111年),字师圣,号东莱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吕氏宗族的后裔。 吕渭老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如...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青楼春日,夜晚寂静无声,女子们正在梳妆打扮,显得有些懒散。突然听到了乌鸦啼鸣和黄莺歌唱,这引起了无尽的忧愁和烦恼。想起那年,我们偷偷地抛洒心中的爱意,在花的环绕和雾的遮挡中远远地相见。那时,我们一起在角枕上写诗,用珠宝钗换酒喝,一起在青苔满地的院子里尽情欢饮。怎么能够忘记,在那回廊下,我们曾经携手漫步,月光皎洁,花儿盛开。如今,只有细雨绵绵,蜜蜂愁苦,蝴蝶怨恨,小窗闲适地对著芭蕉展开。然而,现在又有谁能约束管理我们呢?只好默默无言,悠闲地品尝古筝的音乐,泪水满盈,就像那参差的大雁一样。身体逐渐瘦弱,心灵也如同杨花一样渐行渐远。
去完善
释义
1. 青楼春晚:青楼,古代指妓院;春晚,指春天的景色。 2. 昼寂寂、梳匀又懒:昼,白天;寂寂,寂静;梳匀,整理头发;懒,懒惰。 3. 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乍,突然;鸦啼莺弄,指鸟儿的叫声;新愁无限,新的忧愁无穷无尽。 4. 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记年时,回忆过去的日子;偷掷春心,偷偷地丢弃春天的感情;花间隔雾,指相隔很远的两地;遥相见,隔着遥远的地方相见。 5. 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角枕,指枕头;题诗,写诗;宝钗,指首饰;贳酒,赊酒;青苔,指青苔院。 6.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怎忘得,怎么忘记;回廊下,回廊下面;携手处,一起牵手的地方;花明月满,花好月圆。 7. 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如今,现在;但,只是;暮雨,晚雨;蜂愁蝶恨,蜜蜂和蝴蝶的忧愁和怨恨;小窗,小窗户;芭蕉展,芭蕉叶展开。 8. 却谁拘管:却,却还;谁,谁;拘管,约束管理。 9. 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尽无言,没有话可说;闲品秦筝,悠闲地弹奏古筝;泪满参差雁,眼泪满布在参差不齐的大雁上。 10. 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腰支,腰部;渐小,逐渐变小;心与杨花,心和杨花一样飘散。
去完善
赏析
《薄幸》是宋代词人吕渭老的作品,这首词以女子口吻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尽哀愁。词中通过对青楼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上片以“青楼春晚”开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青楼中的寂寞。接下来,词人通过“乍听得、鸦啼莺弄”,引出了女子的忧愁。“惹起新愁无限”一句,将女子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她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过片“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回忆了过去与心爱的人相见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描绘了过去与心爱的人共度时光的欢乐场景。然而,现在的“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却只剩下雨中的寂寞和芭蕉的叹息。 结拍“却谁拘管。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最后,“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以杨花的飘零喻示女子的衰老和离别的痛苦,使整首词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总的来说,《薄幸》是一首以女子口吻抒发的词作,通过对青楼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词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形象,使这首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薄幸》是南宋词人吕渭老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60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在这段时间里,吕渭老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担任官职,但因政治风波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南宋初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吕渭老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作充满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薄幸》一词正是吕渭老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吕渭老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