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湓渚旧居
昔岁曾居湓水头,草堂吟啸兴何幽。
迎僧常踏竹间藓,爱月独登溪上楼。
寒翠入簷岚岫晓,冷声萦枕野泉秋。
从拘宦路无由到,昨夜分明梦去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过去曾经居住在湓水的源头,草堂里吟诗长啸氛围是多么的幽静。
迎接僧侣常常踏过竹间的青苔,喜欢独自登上小溪边的楼阁赏月。
清晨,冷翠色的岚岫山岚拂过屋檐,秋天,清澈的水声萦绕在枕边。
无奈被官职所束缚无法去到那里,昨晚分明在梦中回到了那个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湓水:又称湓江,源出江西省瑞昌市清湓山。
2. 草堂:这里指诗人在湓渚的旧居。
3. 吟啸:这里是形容诗人吟咏诗歌的声音。
4. 岚岫:山岚峰峦,指山景。
5. 野泉:荒野中的泉水。
去完善
赏析
《思湓渚旧居》是唐代诗人李中的五言诗,描绘了诗人对昔日湓水头草堂生活的怀念。在这首诗中,李中以细腻的笔触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展现了一幅清幽的田园生活画卷。
首联“昔岁曾居湓水头,草堂吟啸兴何幽”,开篇点题,讲述昔日曾在湓水边的草堂居住,那里的环境静谧、诗意盎然。诗人通过“吟啸”一词,形象地传达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与留恋。
颔联“迎僧常踏竹间藓,爱月独登溪上楼”,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草堂生活中的日常活动。他常踏着竹间的苔藓去迎接僧人,又在月色下独自登上溪流旁的楼台。这里,诗人以“迎僧”和“爱月”两个行为,展示了其亲近自然、远离世俗的心境。
颈联“寒翠入簷岚岫晓,冷声萦枕野泉秋”,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进一步丰富了诗的画面感。清晨,山林景色如岚岫般进入屋檐;夜晚,泉水泠泠之声萦绕在耳边。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外部环境的敏锐观察力,还表达了其对山水风光的深情厚谊。
尾联“从拘宦路无由到,昨夜分明梦去游”,诗人感叹自己因为追求功名而无法回到那片净土。然而,这一份思念之情却如此强烈,以至于昨夜竟然在梦中回到了那里。这首诗至此,充分表达出了诗人对昔日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总之,《思湓渚旧居》是一首具有浓厚田园风情和深厚人生哲理的五言诗。诗人通过对往昔草堂生活的回忆,展现出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时可能失去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思湓渚旧居》是晚唐诗人李中所作。它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诗歌创作于晚唐时期,这是唐朝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李中先后经历了科场失意、仕途不顺的坎坷命运。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后来虽得官职,但因时局混乱而被贬谪。这种人生际遇使他更加珍视故乡的一草一木,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愈发浓烈。
诗人在《思湓渚旧居》中写道:“堤柳莺声旧,洲苹雁迹新。”这里的“堤柳莺声”和“洲苹雁迹”都是他记忆中的故乡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因为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生活和新的希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