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雪中寄岩泉

标题包含
雪中寄岩泉
吟罢新诗祇自看,晓风吹恨上阑干。 夜来雪满前山路,谁对梅花说岁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咏完新诗独自欣赏,晨风带恨吹上栏杆。 深夜白雪铺满山径,谁来梅花旁谈论严寒。
去完善
释义
1. "吟罢":指吟咏诗歌完毕。 2. "祇自看":祇,通“只”,仅;自看,自己欣赏。 3. "晓风":拂晓时的风。 4. "恨":此处可以理解为诗人创作诗歌时所表达的哀愁之情。 5. "阑干":栏杆。 6. "夜来":即夜晚。 7. "前山":指诗人面前的山。 8. "梅花":一种常见的春天花卉,这里象征春天的到来。 9. "说岁寒":岁寒,指一年的寒冷季节。说,告诉。
去完善
赏析
《雪中寄岩泉》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创作诗歌的情景和感慨。首句“吟罢新诗祇自看”,诗人表示自己刚刚写完一首新诗,只能自己欣赏。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孤独的心境,同时也表现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第二句“晓风吹恨上阑干”,“晓风”暗示了时间的推移,诗人随着天亮的到来,心中的愁绪愈发强烈。这里的“恨”并非指具体的仇恨,而是一种抽象的情感,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命运或理想的不满与无奈。最后两句“夜来雪满前山路,谁对梅花说岁寒”,则将画面转向了外部环境。夜晚降临,山路上铺满了白雪,然而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又有谁能与梅花一同分担这寒冷的冬天呢?这两句借景抒情,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知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中寄岩泉》是南宋诗人释斯植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中期,大约公元12世纪左右。在那个时候,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虽然局势相对稳定,但北方领土丧失,民众生活困苦。 释斯植是一位游历四方、云游四方的僧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其对自然山水和民间疾苦的关切。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冬日的雪景,表达了对友人岩泉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可能与他的游历经历和对民间生活的观察有关。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出家为僧,以避世乱。释斯植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游历过程中,目睹了民间的苦难,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这些经历使得他对友人的思念更加深切,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悲悯之情。 总的来说,《雪中寄岩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写下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