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莫恼翁

标题包含
莫恼翁
谷垂干穗豆垂角,雨足年登不胜乐。 乌巾紫领银须长,白酒满杯翁自酌。 翁醉不知秋色凉,儿捋翁须孙撼床。 莫恼翁,翁年已高万事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田间稻谷低垂着饱满的金黄色麦穗,大豆也结出了一串串青翠的果实。丰收之年,田间的庄稼绿油油的,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让人看了心里就乐滋滋的。 那位老者,头戴黑色的头巾,穿着紫色的领子衣服,白须飘飘,看起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气。手里拿着一大杯白酒,慢慢地品尝着美酒的味道。 老者喝得微醺,似乎没有感觉到秋天的到来,连带着一阵凉意袭来。孩子们围着老者,有的孩子轻轻地抚摸着他那长长的白须,有的则在一旁摇着小床,哄着床上熟睡的娃娃。 不要责怪老人家,他已经年岁不小,对于世间的事情已经感到疲倦,只想在秋日的午后,享受片刻的宁静与闲适。
去完善
释义
1. 谷垂干穗:谷指稻谷,垂指低垂,干穗指成熟的稻穗。这句话描绘了稻谷成熟时的景象。 2. 豆垂角:豆指豆荚,垂角指低垂的豆荚。这句话描绘了豆荚成熟的景象。 3. 雨足年登:雨足指雨水充足,年登指丰收。这句话形容在雨水充足的年份里农作物丰收的景象。 4. 乌巾紫领:乌巾指黑色的头巾,紫领指紫色的衣领。这句话描述了一个老人的装束。 5. 银须长:银须指白色的胡须,长指胡须的长度。这句话描绘了老人胡须的特征。 6. 白酒满杯:白酒指一种度数较高的酒,满杯指装满酒的杯子。这句话表现了老人饮酒的习惯。 7. 翁自酌:翁指老人,自酌指自己斟酒喝。这句话描述了老人独自饮酒的场景。 8. 秋色凉: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凉指凉爽。这句话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 9. 儿捋翁须:儿指儿子,捋翁须指抚摸老人的胡须。这句话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0. 孙撼床:孙指孙子,撼床指摇晃床铺。这句话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11. 万事慵:万事指所有事情,慵指懒惰。这句话表达了老人对世事无所谓的态度。
去完善
赏析
王观的这首《莫恼翁》描绘了一幅宁静田园的景象,表现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全诗以场景描绘为主,通过谷垂、豆垂、雨足等自然景象展示出农民的劳动成果,同时也传达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在诗的第二句中,“乌巾紫领银须长”是对老者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老年人在辛勤劳作后的满足与自豪。而“白酒满杯翁自酌”则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面对挫折时的坚韧品质。这种精神境界使得诗歌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内涵。 在第三、四句中,“翁醉不知秋色凉”表现了老人的陶醉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丰收时节的来临。而“儿捋翁须孙撼床”则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温馨氛围,展示了农家生活的和谐与美满。 最后两句“莫恼翁,翁年已高万事慵”是诗人的劝慰之词,提醒人们在看到老人生活中的无忧无虑时,不要对他们产生抱怨或者不满。这种关爱老年人的心态使得这首诗更具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莫恼翁》是北宋著名文人王观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仁宗朝(1023-1063年)时期。王观,字通叟,江苏高邮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坎坷,然而他的诗歌却富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个人特色。 在仁宗朝时期,北宋社会繁荣稳定,但同时也面临着外患压力、政治斗争等诸多问题。这一时期,王安石、苏轼等文学大家辈出,文坛百家争鸣,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鼎盛时期。 王观身处这个变革时代,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传奇。他曾因为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召见,但因得罪权臣被贬谪至广西梧州。在远离京城的边陲之地,他度过了一段孤独而失意的时光。尽管如此,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寄情山水,吟咏诗文。这首诗正是他在面对困境时,对自己心境的写照。 《莫恼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诗句中透露出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体现出王观在面对挫折时所展现出的达观精神。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