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
有叟有叟何清狂,行搔短髪提壶浆。
乱流直涉神洋洋,妻止不听追沈湘。
偕老不偕死,箜篌遗凄凉。
刳松轻稳琅玕长,连呼急榜庸何妨。
见溺不援能语狼,忍听丽玉传悲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位老先生非常放荡不羁,他的头发短短的,手里拿着一壶酒。他在河里随意游荡,神情显得十分悠然。他的妻子试图阻止他,但他不听劝告,执意要去追寻逝去的沈湘。
他们曾经共同度过了长久的时光,但是无法在生死之间相互依靠。这让人想起那架遗落在角落里的箜篌,它的声音充满了忧伤。
这位老先生坐在一棵被砍削过的松树上,身体随着水流轻轻摇晃。他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妥,甚至还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如果看到有人溺水却不伸出援手,那么这个人就和狼一样恶劣。怎么能忍受听到这样的故事呢?真是让人感到悲伤。
去完善
释义
1. 叟:老人;这里指白发苍苍的老人。
2. 清狂:行为狂放不拘礼法。
3. 搔短髪:梳理短发;搔,梳理;短髪,短发。
4. 乱流:湍急的河水;乱,湍急;流,河水。
5. 直涉:直接渡过;直,直接;涉,渡过。
6. 神洋洋:精神振奋的样子;洋洋,精神振奋。
7. 妻止不听:妻子劝阻但老人不听;止,劝阻;不听,不接受劝阻。
8. 沈湘:沉入湘江;沈,沉没;湘,湘江。
9. 偕老不偕死:原意是两人白头偕老却不能同生共死;偕老,共同生活到老;不偕死,不能一起赴死。
10. 箜篌:古代一种弹拨乐器;这里用作动词,弹奏箜篌。
11. 凄凉:这里指悲壮的曲调。
12. 刳松:砍削松木作为船舷;刳,砍削;松,松木。
13. 轻稳:轻便稳定的船只;轻,轻便;稳,稳定。
14. 琅玕长:形容船桨的长度和光泽;琅玕,玉石;长,长度。
15. 连呼急榜:连续呼叫紧急呼救信号;连呼,连续呼叫;急榜,紧急呼救信号。
16. 庸何妨:无妨;庸,无;何妨,不妨事。
17. 见溺不援:看到有人溺水却不救援;见溺,看到有人溺水;不援,不救援。
18. 能语狼:能说人话的恶狼;语狼,能说人话的恶狼。
19. 忍听:忍受听到;忍,忍受;听,听到。
20. 丽玉:美丽的玉石;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白发老翁勇敢渡河的诗歌。首先诗人描述了老翁的清狂形象,他的头发虽然花白,但精神矍铄,提着酒壶就踏上了渡河的征途。尽管河水汹涌,但他毫不畏惧,沉着应对,就像有神灵庇佑一样。然而他的妻子却担忧他,劝阻他不要冒险,但他的决心并没有因此动摇。最后,诗人通过刻画老翁的形象,传达了人生无常和勇敢面对困境的积极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无渡河》是唐朝诗人李咸用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于公元874年至907年之间的晚唐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诗人李咸用以这首诗歌抒发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谴责。
在这个时期,李咸用是一位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以平民百姓为题材,揭示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这首诗中的“公无渡河”是诗人的虚构人物,象征着在苦难中挣扎的人民。诗人通过描述“公无渡河”这一情景,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切和对时代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诗的创作年代,晚唐时期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朝廷腐败,宦官专权,皇帝被架空,国家政权衰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咸用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创作了这首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诗篇。通过对“公无渡河”这一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人民在艰难困苦中的求生欲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