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从兄坤载

标题包含
送从兄坤载
忍泪不敢下,恐兄情更伤。别离当乱世,骨肉在他乡。 语尽意不尽,路长愁更长。那堪回首处,残照满衣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咸用,字宾王,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卒年及具体籍贯均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咸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他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强忍住眼泪不敢落下,担心兄长的情感更加悲伤。在纷乱的世道中告别,亲人远在他乡。 话语已尽但情意未了,路途漫长而忧愁更甚。哪里能忍受回头张望的时刻,夕阳余晖洒满了衣襟。
去完善
释义
《送从兄坤载》是唐代诗人李咸用的作品。下面是词句注释: 1. 忍泪:强忍住泪水。 2. 下:流下来。 3. 更:更加。 4. 离别:分离,分手。 5. 当乱世:生活在混乱的时代。 6. 骨肉:指有血缘关系的人,这里指兄弟。 7. 在他乡:在外地。 8. 尽:说完。 9. 意不尽:表达不完的感情。 10. 路长:路途遥远。 11. 愁更长:愁绪更深。 12. 那堪:难以忍受。 13. 回首处:回头看的地方。 14. 残照:夕阳的余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词。在开篇两句中,作者通过“忍泪不敢下”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试图控制自己情感的努力,同时揭示了与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接下来的两句“别离当乱世,骨肉在他乡”则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的时代使得亲人不得不分离,而他们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却无法因距离而冲淡。 在下阙的开头两句“语尽意不尽,路长愁更长”中,诗人通过对白和道路的比喻,表达了亲人之间虽然言语已经表达不出情感的深度,但离别的愁绪却因道路漫长而更加深重。最后的两句“那堪回首处,残照满衣裳”则以残阳的意象象征了过去的美好时光,也象征着未来未知的命运,强化了诗人在此刻别离时内心复杂而又沉重的情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从兄坤载》是晚唐诗人李咸用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李咸用在晚唐时期是个不得志的文人,他的生活充满了贫困和挫折,这使得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个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晚期,国家政治腐败,藩镇割据严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李咸用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亲眼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公,这使得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送从兄坤载》这首诗表达了李咸用对从兄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在这首诗中,李咸用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晚唐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他们面对国家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感到无助和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