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铜雀台

标题包含
铜雀台
但见西陵惨明月,女妓无因更相悦。 有虞曾不有遗言,滴尽湘妃眼中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咸用,字宾王,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卒年及具体籍贯均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咸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他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西陵的月亮凄凉惨淡,美丽的女子无法相互取悦。 虞舜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却让湘妃泪满襟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陵:此指西陵墓园,古代墓地的一种类型。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黄承儿的陵墓。 2. 女妓:在此是指歌姬或者舞姬。在古代,她们经常被作为礼物赠送给权贵以表达自己的敬意或结盟的诚意。 3. 有虞:即舜帝。这里的"有虞曾不有遗言"是指舜帝死前没有留下明确的遗嘱。 4. 滴尽湘妃眼中血:出自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舜帝南巡时死在湖南湘江,他的妃子娥皇、女英得知噩耗后痛哭不已,泪染竹斑,最终投湘江而死。这里形容极其悲痛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铜雀台的古诗词。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以悲凉的情感,回顾了铜雀台曾经的繁华与荣耀。他描绘出了一幅惨烈的画面:月光下,铜雀台显得凄凉而寂静;曾经的女妓也无法再唤起彼此的欢愉。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作者也引用了有虞的典故,强调了历史的教训,使人深思。总的来说,这首《铜雀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怀和人生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铜雀台》是唐代诗人李咸用以曹操的铜雀台为主题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关注。 首先,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大约作于唐朝时期,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李咸用作为一位有识之士,他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着深深的忧虑。这种忧虑体现在他创作的诗歌中,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其次,在这一时间段内,李咸用的人生际遇可谓丰富多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了解民间疾苦,同时也因为政治斗争被贬谪。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使得他在诗中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注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最后,关于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唐朝的社会状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但同时也是矛盾重重的时期。一方面,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艺术也达到了高峰;另一方面,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背景下,李咸用的诗篇成为了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重要载体。 综上所述,《铜雀台》这首诗是在唐朝这样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背景下,由李咸用这位有识之士创作出来的。他以曹操的铜雀台为主题,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时代背景的揭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