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塘上行

标题包含
塘上行
横塘日澹秋云隔,浪织轻飔罗幂幂。 红绡撇水荡舟人,画桡掺掺柔荑白。 鲤鱼虚掷无消息,花老莲疎愁未摘。 却把金钗打绿荷,懊恼露珠穿不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咸用,字宾王,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卒年及具体籍贯均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咸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他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秋天的横塘边,天空被云朵遮住了阳光,显得有些暗淡。波浪在水面上轻柔地织出一层层涟漪。一艘小船载着一位穿着红色衣衫的女子在水面上缓缓漂动,她的手摇着船桨,手指纤细而白皙。 女子把鱼饵投入水中,却不见鲤鱼跃起咬食,心中不禁有些失望。此时莲花已经逐渐老去,花朵稀疏,她脸上流露出一丝忧愁。 这时,她突然拿起了头上的金钗,狠狠地敲击荷叶,似乎想要把荷叶穿透。然而,绿叶上的露珠滑落,没能被金钗穿透,这让她感到懊恼。
去完善
释义
1. 横塘:地名,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境内。 2. 日澹:指太阳的光芒变得微弱。 3. 秋云隔:秋天的云层相隔遥远。 4. 浪织:形容水面波纹如织。 5. 轻飔:轻微的风。 6. 罗幂幂:形容水面上的波纹紧密相连。 7. 红绡:红色的丝织物。 8. 撇水:划开水面。 9. 荡舟人:划船的人。 10. 画桡:画有图案的船桨。 11. 掺掺:形容柔弱的样子。 12. 柔荑:柔软的手。 13. 鲤鱼虚掷:比喻失去的机会或者信息。 14. 花老莲疏:形容花朵凋谢,莲花稀疏。 15. 愁未摘:表示忧愁的心情无法消除。 16. 金钗打绿荷:用金钗敲击绿色的荷叶。 17. 懊恼:烦恼,沮丧。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池塘景象的古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先,诗人描述了横塘的宁静与秋天的云朵相隔的景象,然后通过“浪织轻飔罗幂幂”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水面波纹和轻柔的风交织在一起的情景。接着,诗人通过“红绡撇水荡舟人”一句,展示了在红绡漂浮的水面上划船的人的形象,并通过“画桡掺掺柔荑白”这一句,进一步刻画了这些人的美丽形象。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鲤鱼虚掷无消息,花老莲疎愁未摘”这两句,表达了人们期待中的美好并未如期而至,反而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倍感惆怅的心情。最后两句“却把金钗打绿荷,懊恼露珠穿不得”则表现了人们在失望之余,试图打破沉闷局面,却又无法实现的心理状态。整首诗通过对景物、人物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深入表达,展现了秋天池塘的美景背后隐藏的复杂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塘上行》是晚唐诗人李咸用的代表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池塘边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据学者研究,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850年左右,正值唐朝末年。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已经严重衰弱,政治腐败,战争频繁,民不聊生。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李咸用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虑。他通过对池塘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李咸用的生平资料不多,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窥见他的人生际遇。他在诗中多次提到自己的贫困潦倒和怀才不遇,这些都反映了晚唐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在《塘上行》中,李咸用通过描绘池塘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