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卫尉崔少卿九月六日饮

标题包含
同卫尉崔少卿九月六日饮
酒熟菊还芳,花飘盏亦香。与君先一醉,举世待重阳。 风色初晴利,虫声向晚长。此时如不饮,心事亦应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美酒酿好时菊花正盛放芳香,花瓣洒落杯中也能闻出香气。让我们先痛饮一场,等到重阳节那天再共享这美景。 天气刚转晴爽,虫儿的鸣叫声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悠长。此时此刻如果不喝酒,心中的愁绪恐怕也会更加难以抵挡。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同:指一同饮酒。 2. 卫尉:古代官职名,掌管宫门守卫。 3. 少卿:古代官职名,表示职务较低的官员。 4. 九月六日:农历九月初六,正值秋季,适合饮酒。 5. 酒熟:指酒酿成熟。 6. 菊还芳:菊花盛开,香气扑鼻。 7. 花飘盏亦香:花朵飘落,落在酒杯中,使酒也带有香味。 8. 与君:与你。 9. 一醉:尽情畅饮。 10. 举世:全世界,这里指广大人群。 11.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12. 风色初晴利:天气刚刚放晴,风力适中。 13. 虫声向晚长:傍晚时分,虫鸣之声悠扬。 14. 如不饮:如果不喝酒。 15. 心事: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16. 亦应伤:也应该感到忧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秋时节的一次畅饮,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友情的亲近,以及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真挚抒发。首联“酒熟菊还芳,花飘盏亦香”以时令景物为依托,凸显出九月菊花的清香与酒的熟美;颔联“与君先一醉,举世待重阳”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的快乐时光,同时也暗示了世界各地的欢庆氛围。颈联“风色初晴利,虫声向晚长”描绘出秋高气爽的景色和傍晚时分宁静的氛围;尾联“此时如不饮,心事亦应伤”则为诗歌的点睛之笔,它既表达了对眼前美好时光的留恋,又流露出作者深挚的内心情感。整首诗笔触轻盈,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姚合诗的独特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卫尉崔少卿九月六日饮》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一首古风诗。此诗的创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至开成年间(827年-840年),正值唐王朝国力日渐衰微,朝政腐败之际。 在姚合的生活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他在年少时即负才名,但其科举之路并不顺利,曾多次落第,直至贞元九年(793年)方得进士及第。然而,他并未立即踏上仕途,而是选择了游历四方,饱览祖国山川。期间曾遭遇战乱,甚至被俘,后幸得友人救援,才免于罹难。 与此同时,大唐帝国已经步入了衰败时期,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一方面向往宁静致远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禁为国家的命运担忧。因此,姚合的许多作品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矛盾与纷争,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