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剑门关

标题包含
剑门关
云间双剑峰,壁立望西东。 天地本无外,江山还自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天空中的双峰之间,两座峭壁隔绝了东西视野。 浩瀚的天地原本没有边界,江河和山峦仍然相互连接。
去完善
释义
"云间双剑峰":这里的"剑门关",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著名关隘,位于四川广元市境内。剑门关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两座山峰相对,如同两把宝剑,中间是一道狭长的通道。 "壁立望西东":这句话形容剑门关的险峻地形,高耸的山壁像一面墙壁一样,伫立在道路的两边。"望西东"意味着无论往哪个方向看去,都是壁立的悬崖峭壁。 "天地本无外":这是一句哲学性的表述,意指世界是浑然一体的,没有内外之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的哲思。 "江山还自通":这句话描绘了剑门关周围江山的美景。“自通”,表示虽然险峻,但江山依旧能自己贯通。
去完善
赏析
《剑门关》是唐代诗人范镇的一首描绘蜀中名关的诗篇。诗中,作者通过对剑门关的描绘,表达出其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云间双剑峰”形象地描绘了剑门关的地形特点,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剑门关仿佛是被天空中的白云所环绕,给人以神秘而壮美的感觉。接下来的“壁立望西东”则进一步强调了剑门关的险峻地势,站在高处俯瞰,可以望见遥远的东方和西方,寓意着诗人胸怀宽广,具有远见卓识。 第三句“天地本无外”是诗人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领悟,表达了诗人对天地的敬畏之情。在广阔的天地之间,人类显得渺小而又微不足道,我们应该顺应自然,尊重万物生长之道。最后一句“江山还自通”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期待国家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整首诗既有豪放之情,又有深远的哲理内涵,显示出范镇的高尚情操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镇所作,创作于宋仁宗时期(1023年-1063年在位)。在这段时间里,北宋政权相对稳定,但边疆问题仍较为严重,特别是与西夏的战争。 范镇是宋代的一位著名文人,曾任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职。他在诗作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在剑门关这首诗歌中,范镇以剑门关为象征,表达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和信念。他通过描绘剑门关的险峻地势,暗示了在国家危难时刻,需要英勇的将士保卫国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