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黄山谷龟壳诗韵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和黄山谷龟壳诗韵二首 其二
支床纳息三百年,也胜刳赐贮金屋。 问子多智亦多穷,何如莲叶安巢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张床躺了三百年,比华丽的金屋还要令人舒适。向有智慧的人询问贫穷,还不如在莲花叶上建造一个巢穴来住。
去完善
释义
1. 支床:出自《庄子·养生主》中的故事,用以比喻古人休息的地方。 2. 纳息:指从事织布业者在家中劳作,此处借指居住在简陋的环境。 3. 三百年:并非实指,这里借用古代寓言,表示时间的久远。 4. 也胜:也有胜过……之处的意思。 5. 刳赐:指采薪者的住处,语出《庄子·达生》。 6. 金屋:富贵人家的华丽住宅。 7. 问子:询问他人。 8. 多智:智慧丰富的人。 9. 也:同样。 10. 穷:处境艰难。 11. 安巢宿:指在莲叶上搭建的临时住所。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易祓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态度。首先,“支床纳息三百年”表现了诗人对岁月静好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生活应该从容不迫、顺其自然。其次,“也胜刳赐贮金屋”则是对世俗名利的一种超脱,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接着,“问子多智亦多穷”则揭示了聪明才智与贫贱富贵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最后,“何如莲叶安巢宿”则以莲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品格情操。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黄山谷龟壳诗韵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易祓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歌的灵感来源于苏轼的一则轶事。苏轼在黄州任职时,有一天与朋友在江边散步,看到一只乌龟从江里爬出来,于是在龟壳上题了一首诗。后来,有人模仿苏轼的笔迹,也在龟壳上题诗,结果被苏轼的朋友误认为是苏轼的真迹。这个故事引起了易祓的共鸣,他以此为题,创作了这组诗歌。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在这段时间里,易祓作为一位文人和官员,对时事有着深刻的关注。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这个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上腐败无能,民不聊生。这种社会背景使得文人墨客们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易祓的诗作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他通过讲述苏轼的轶事,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