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中兴颂
唐家基业重於山,甯许胡雏据九关。
当日人心旋□堵,异时世变却循环。
壤分旄钺谁能制,政出貂璫不复还。
千古高岩销苍藓,空留遗迹蹈元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唐家的基业比山还重要,怎能让胡人占据了九道关卡。那时候人们的心情瞬息万变,不同时代的变化却是循环往复。分割疆土无人能控制,政治权力不再回归原点。千年的高山消逝在青苔之间,只留下足迹让后人瞻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唐家基业:指唐朝的江山基业。
2. 宁许:岂能让。
3. 胡雏:此处指安禄山等叛军。
4. 九关:泛指中原地区。
5. 人心旋 : 人们的心情迅速改变。
6. 壤分: 地域划分。
7. 旄钺 : 古代大臣出征时的符节,此处代指权力。
8. 政出貂璫 : 政权落到了宦官手中。
9. 不复还: 不再回到正常状态。
10. 高岩: 指石碑所在的岩石。
11. 销苍藓 : 指石碑上的字迹被青苔覆盖。
12. 空留遗迹 : 只留下史书上的记载。
13. 元颜: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书写了《唐中兴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唐朝兴衰的感慨与思考。首联“唐家基业重於山,宁许胡雏据九关”,以厚重的笔触描绘了唐朝的辉煌基业,同时又突出了安禄山等胡人叛乱对于唐朝的冲击。颔联“当日人心旋□堵,异时世变却循环”,描述了当时民心背向的变化以及世事沧桑的无常,暗含了诗人对历史演变的理解和认知。颈联“壤分旄钺谁能制,政出貂璫不复还”,讲述了皇权旁落,宦官权力扩张的社会现象,表达了对国家政治腐败的忧虑。尾联“千古高岩销苍藓,空留遗迹蹈元颜”,则揭示了历史长河中,无论王朝如何更迭,人们都会铭记唐玄宗等杰出君王的事迹。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唐朝盛世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唐中兴颂》是南宋诗人易祓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65年,正值南宋初期。当时,金兵入侵中原,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社会动荡不安。
易祓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他对唐朝时期繁荣盛世的怀念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文人,他深知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他在诗中提到“天宝年间国运昌”,表达了对盛唐时期的向往。
同时,易祓也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担忧。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战乱不断,民生疾苦。这种社会现状让他想起了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的局面,他担心南宋也会重蹈唐朝的覆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