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安灵龙潭

标题包含
安灵龙潭
流水淼无际,其源徧坤舆。 压之以山麓,壅淤谁与疏。 神物夜相宅,风雷发欷歔。 擘开苍玉峡,泻作清泠渠。 安得探其穴,扁舟武陵渔。 吾闻覆载闲,不过一身如。 九窍互开合,血肤乃张舒。 其闲或积滞,气鬰成痈疽。 山泽本通气,自然厥中虚。 明河转地轴,乔岳并郊墟。 脉络无不寓,地行乃其余。 请观千丈瀑,高出康谷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潺潺溪水广阔无边,它的源头遍布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它们被山丘所压制,积聚的泥沙谁能来疏通呢?神奇的力量在夜晚来临,狂风暴雨带来了叹息之声。突然之间,山间的瀑布破开玉石般的岩石,清澈的水流如同一道新的渠道。多么希望能够探索那水流的来源,乘坐一叶扁舟,成为武陵捕鱼人。 我知道,天地之间的生命不过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鼻孔、嘴巴等九个孔窍交替打开和关闭,血肉肌肤舒展自如。其中偶尔也会有一些阻塞,使得气血郁结成疮疖。山水原本就相互通气,自然之中存在一种虚空的状态。银河环绕着地球旋转,高大的山峰连接到乡村的边缘。每一处的脉络都隐藏着生命的意义,大地之上的流动就是这种意义的表现。请看那千丈高的瀑布,它超越了所有的房屋,巍然屹立。
去完善
释义
1. 流水:这里指流动的河水。 2. 淼: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3. 无际:没有边际。 4. 其源:它的源头。 5. 徧:同“遍”,遍及。 6. 坤舆:大地的别称。 7. 压:用重物覆盖或用力按。 8. 山麓:山坡与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 9. 壅:堵塞。 10. 淤积:沉淀的泥沙杂物。 11. 疏:清除阻塞。 12. 神物:具有神秘力量的事物。 13. 宅:居住。 14. 风雷:风和雷电。 15. 唏歔:哀叹声。 16. 擘开:分开。 17. 苍玉峡:青绿色的玉石形成的峡谷。 18. 泻作:倾泻而出。 19. 清泠:清凉。 20. 安得:怎么能。 21. 探其穴:探索龙潭的深处。 22. 扁舟:小船。 23. 武陵渔:代指隐逸生活。 24. 吾闻:我听说。 25. 覆载闲:天地之间的空隙。 26. 不过:不超过。 27. 如:这样。 28. 九窍:人体上的九个孔洞,即口、鼻、耳、眼、肛、尿道口等。 29. 互开合:相互开放关闭。 30. 血肤:皮肤表面的血管。 31. 张舒:舒展。 32. 其闲:其中的间隙。 33. 积滞:积累滞留。 34. 气鬰:气血郁积。 35. 成:形成。 36. 痈疽:恶性脓肿。 37. 山泽:山地和沼泽。 38. 本通:原本相通。 39. 厥中虚:其中心是空的。 40. 明河:银河。 41. 转:旋转。 42. 地轴:地球自转的轴线。 43. 乔岳:高大的山峰。 44. 并:并列。 45. 郊墟:郊外荒凉的地方。 46. 脉络:像脉络一样连接贯通。 47. 寓:寄寓。 48. 地行:地表水流。 49. 乃:是。 50. 余:剩余。 51. 请观:请看。 52. 千丈瀑:瀑布高度有千丈。 53. 高出:超过。 54. 康谷庐:康谷山中的草屋。
去完善
赏析
《安灵龙潭》是南宋诗人易祓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和对生命的思考。诗歌首先描绘了广阔无垠的流水,然后通过山麓的阻挡和淤积,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接着,作者描述了神物的出现和风雷的发泄,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力量和活力。诗人通过擘开苍玉峡、泻作清泠渠等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生机。最后,诗人通过对比自身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安灵龙潭》是南宋诗人易祓所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易祓作为南宋时期的士人,曾在这一时期中参加科举考试,并在庆元二年(1196年)高中状元,实现了从民间到庙堂的人生飞跃。他在任期间尽职尽责,颇有政声,但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无法独善其身,最终被贬至岭南。在流放途中,他游历了各地山水名胜,以此抒发心中的忧郁和感伤之情。 在这一历史时期,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发展迅速。诗人在此期间,一方面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积极入世,为国家效劳;另一方面,由于个人遭遇和政治环境的影响,逐渐对现实产生了失望情绪,转向关注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象的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以龙潭为背景的诗篇,表达了自己向往宁静、超脱尘世的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