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丹火候诀

标题包含
金丹火候诀
攒簇乾坤造化来,手抟日月炼成灰。 金公无言姹女死,黄婆不老犹怀胎。 铅炉慢养真金液,土釜先干活水银。 汞心炼神亦龙性,铅身凝气白虎命。 内外浑无一点阴,万象光中玉清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将天地万物汇聚融合,亲手锻造出日月星辰。 金公(炼丹术语,代表阳)沉默不语,姹女(代表阴)凋零逝去,而黄婆(象征调和阴阳的中介)依然焕发青春孕育着新生命。 用铅炉慢慢提炼出纯净的金液,再以泥土制成的釜子蒸发出水银。 冶炼的过程中,汞(水银)凝聚成了精神(龙性,象征活力与生长),铅元素凝结成了气息(白虎,象征力量和勇气)。 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中没有一丝阴霾,所有景象都如同明亮的镜子反映在玉清宫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攒簇乾坤:攒簇,收集、聚集之意;乾坤,天地的代称,这里指代世界。 2. 造化:原指自然界的力量或创造万物的力量,这里可以理解为天地间的精华。 3. 手抟日月:指通过修炼能够掌控日月之力。 4. 金公:炼丹术语,代表阳性的金元素,对应秋季和西方。 5. 姹女:炼丹术语,代表阴性的汞元素,对应冬季和北方。 6. 黄婆:炼丹术语,代表土元素,五行中的中央。 7. 铅炉:炼丹术语,代表铅元素,对应春季和东方。 8. 土釜:炼丹术语,代表土元素,五行中的中央。 9. 活水银:炼丹术语,表示流动的水银。 10. 汞心:炼丹术语,汞元素中心部位,比喻人的心灵。 11. 铅身:炼丹术语,铅元素外部部分,比喻人的肉体。 12. 白虎:道教四大神兽之一,象征西方位的秋天。
去完善
赏析
《金丹火候诀》是白玉蟾的一首以道教炼丹为题材的诗歌。全诗描述了炼丹的过程和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炼丹理念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攒簇乾坤造化来”,表达了天地万物的生成源于阴阳交汇的观念。诗人认为,炼丹如同宇宙的诞生,需要阴阳元素的结合。 第二句“手抟日月炼成灰”,形象地描绘了炼丹的过程。通过手掌的揉捏,将日月精华熔炼成粉末。此句体现了诗人将炼丹视为一种神秘而崇高的行为。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用“金公”、“姹女”、“黄婆”三个道教术语来比喻炼丹过程中所涉及的元素与状态。其中,“金公”指金属矿物,“姹女”指水银,“黄婆”指黄土或黄粱,分别代表阳、阴和中性的成分。这进一步阐述了阴阳在炼丹中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在炼丹过程中要注意调节火候。使用“铅炉”和“土釜”两个器具,意指炼丹中的不同阶段和应用工具。通过慢火慢炖的方式,将金属熔化为液态,再将水银转变为活性气体。 最后两句,“汞心炼神亦龙性,铅身凝气白虎命”,进一步强调炼丹过程中的精神与物质的变化。“汞心”代表精神层面,“铅身”象征物质方面。这两句意味着在炼丹的过程中,心灵和精神也会得到净化和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炼丹过程的生动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阴阳调和、身心修炼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道教教义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丹火候诀》是南宋著名道教学者、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道教炼丹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 在这段时间里,白玉蟾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他原本出身世家,但因家道中落而流落江湖,后来成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他在青年时期开始接触道教,并逐渐领悟到道教的精髓。他曾游历全国各地,广交名士,致力于道教修炼和传道。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入研究了道教炼丹术,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炼丹诗。 在南宋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开始寻求精神的寄托,道教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白玉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他的诗歌作品,传达了道教的真谛,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