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姬曲
深深芙蓉城,凤笛声何长。
绰约六铢衣,云中弄明铛。
琼姿夜月暖,玉唾春风香。
去去劳怅想,峡猿啸高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繁华的芙蓉城内,悠扬的凤笛声绵长不断。
丽人们穿着轻盈的衣裳翩翩起舞,如同仙子在云端舞动,叮当作响。
月光下她们的身姿如琼枝般柔美,口中的气息如春风拂面带着清香。
然而,这美好的画面却令人想起离别时的惆怅。望着远处的高山,峡中的猿猴悲鸣。
去完善
释义
1. 深深:形容芙蓉城的深度或者繁茂程度。
2. 芙蓉城:这里的芙蓉指的是木芙蓉,又称地芙蓉、木莲,即今日的成都。
3. 凤笛:指用凤口制成的竹笛,象征音质之美。
4. 绰约:姿态柔美的样子。
5. 六铢衣:古代传说中仙女的霓裳羽衣,轻盈若纱,需重六铢。
6. 明铛:古时的装饰品,多用于颈饰或耳饰,这里可能是比喻美女的头饰。
7. 琼姿:美好的气质,这里用来赞美女子的美貌。
8. 玉唾:唾液的雅称,这里表示女子的仪态高雅。
9. 去去:渐行渐远的样子。
10. 峡猿:居住在高山深谷中的猿猴,这里可能是比喻山水险恶之处。
11. 高唐:位于巫山附近的一处高地,古人常用来咏叹离别之情。
去完善
赏析
《琼姬曲》是南宋诗人白玉蟾为赞美瑶姬仙子所作的诗歌。首联“深深芙蓉城,凤笛声何长”描绘了瑶姬居住的环境,“芙蓉城”寓意仙界,而“凤笛声”则象征她的高雅气质和才情。颔联“绰约六铢衣,云中弄明铛”表现了瑶姬身着轻盈飘逸的衣裳,在云端轻舞,犹如仙女般美丽动人。颈联“琼姿夜月暖,玉唾春风香”进一步赞美她的美貌与才情,使得夜色中的月光都变得温暖,春风中弥漫着她的芳香。尾联“去去劳怅想,峡猿啸高唐”则以三峡猿猴的哀鸣比喻人们对瑶姬离去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瑶姬仙子的仰慕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瑶姬仙子的神韵风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琼姬曲》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白玉蟾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189年,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早年间,他曾担任官员,但因不满时政而辞官回乡,从此开始游历江湖的生活。在游历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亲身经历了民间的疾苦。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民间的现实生活,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个时期,宋金两国矛盾激化,战争不断。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于抗金斗争,希望为国家出一份力。白玉蟾虽然未能亲自参与战斗,但他的诗歌作品却表达了对抗金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琼姬曲》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善良的仙女琼姬的形象,她为了帮助受苦受难的百姓,不惜放弃仙界的美好生活,来到人间。诗人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