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留梦炎
啮雪苏郎受苦辛,庾公老作北朝臣。
当年龙首黄扉者,犹是衡门一样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嚼着冰雪的苏郎遭受艰辛,庾信老了成为北方朝廷的大臣。
昔日作为龙首黄扉之人,如今依然是平民百姓一般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啮雪:啮,咬。啮雪,用口咬食冰雪。这里用以形容苏郎困苦生活的艰难。
2. 苏郎:即苏东坡。他在黄州贬谪时曾写过《寒食帖》,其中有“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之句。这里用来指代辛弃疾。
3. 庾公:东晋名臣庾亮,他曾在北方做官。这里用来比喻留梦炎在北朝为官的情况。
4. 龙首黄扉:龙首,指皇帝。黄扉,古代宫殿的黄色门扉,这里用来比喻皇宫。
5. 衡门:指普通百姓的住处,这里用来与皇宫对比,暗示留梦炎在皇帝身边的地位与他百姓时的身份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去完善
赏析
《讽留梦炎》是一首表达作者感慨和讽刺的诗歌。诗句通过对比啮雪的苏轼、庾信以及曾经的南宋大臣留梦炎来传达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其中,啮雪的苏郎(即苏东坡)经历了艰苦磨难;庾公信则晚年在北朝做了大臣。此二人虽经历各异,但诗中把他们并置在一起,暗示他们的命运相似,都是有才华但遭遇不幸的人。接着诗人以“当年龙首黄扉者”暗指曾经风光无限的留梦炎,认为他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以此讽刺他因贪图权贵而叛国投敌的行为。该诗借古喻今,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历史人物的境遇投射到现实世界,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无奈,同时也警示人们要坚守气节,不要被名利所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讽留梦炎》是元代诗人罗志仁的一首讽刺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元朝时期,具体时间未详。在这段时间里,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采取歧视和排斥的政策,导致知识分子地位低下,生活困苦。诗人以亲身经历为素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罗志仁在元灭南宋后,曾一度出任地方官职,后因故被免职。他在流亡生活中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的冷暖。因此,在这首诗中,他以留梦炎为讽刺对象,揭示出当时士人面临的困境和无奈。
留梦炎是南宋末年的一位官员,曾任右丞相,但在元军攻陷临安时,他却选择了投降,后来成为元朝的高官。他的行为遭到了世人的唾弃,被认为是卖国求荣的典型。罗志仁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首讽刺诗,旨在警示世人要坚守气节,不忘民族大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