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应善利真人祠 其四
帝念下土民,山川分百灵。
命汝右弼君,秘宇开金庭。
阖辟阴阳机,五岳趋朝缨。
暇日帝汝思,时时来玉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皇帝关心着国土上的人民,天地山川各有其神明。任命你为右辅佐之官,开启宫廷的金门玉堂。启动阴阳运转的规律,群山环绕以表示朝贡的庄重。闲暇之时,君王会想念你,时刻期望你在朝廷之中出谋划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帝:这里指玉皇大帝。
2. 念:关心,忧虑。
3. 下土民:指人间百姓。
4. 百灵:各种神祇。
5. 右弼君:指道教中的神仙,这里的“汝”指的是元应善利真人。
6. 秘宇:隐秘的仙宫。
7. 金庭:金色的庭院,这里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8. 阖辟阴阳机:指控制阴阳变化的机关。
9. 五岳:五座著名的山,分别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和恒山。
10. 趋朝缨:指朝拜玉皇大帝。
11. 暇日:空闲的时候。
12. 帝汝思:表示帝王对你的思念。
13. 玉京:天宫,这里借指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元应善利真人祠 其四》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对人民的关爱和对山川神灵的敬畏。诗人以"帝念下土民,山川分百灵"开篇,表明皇帝关心百姓福祉,认为山川中有众多神仙庇佑众生。接下来,他提到"命汝右弼君,秘宇开金庭",描述了皇帝命令这位尊贵的神仙打开神秘的金庭宝殿,体现出了对神仙的尊敬。诗中还写道"阖辟阴阳机,五岳趋朝缨",象征着阴阳变化、五岳归朝的神奇景象。结尾部分"暇日帝汝思,时时来玉京",则表达了皇帝与神仙之间深厚的感情,他们彼此挂念,时常在玉京相聚。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神话传说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传递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应善利真人祠 其四》是宋代著名文人唐仲友的杰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正值北宋熙宁年间。在这个时期,由于宋神宗的励精图治,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人墨客纷纷涌现,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貌。
唐仲友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然而,他在科场考试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屡次落第,令他倍感挫折。尽管如此,唐仲友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作。这首《元应善利真人祠 其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
在诗中,唐仲友表达了对元应善利真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具有普遍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体现了唐仲友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