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刘能之书室日静斋

标题包含
题刘能之书室日静斋
书斋一明窗,平湖在轩闼。 良朋求我名,题榜子听说。 心静见天地,水静烛毫发。 槁木兼死灰,智动此机栝。 微风不扬波,方寸皦明月。 一举在云霄,期汝兹奋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书房有一扇明亮的窗户,平静的湖面就在眼前。 好朋友请我给他题个名字,我便写上了他的名字。 心如止水才能洞察天地,水面平静的时候才能看到烛光的倒影。 我已经心如死灰,智慧在此时才会显现出来。 微风不兴波纹,心中的光亮如同明月。 希望有一天你能飞黄腾达,期望你在未来能奋发向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刘能之书室日静斋:指为刘能之的书房命名为“日静斋”。 2. 唐仲友:宋代文人。 3. 书斋:书房。 4. 一明窗:一个明亮的窗户。 5. 平湖:平静的湖面。 6. 轩闼:门窗,这里指书房的门窗。 7. 良朋:好朋友。 8. 题榜子听说:意思是想请你为我这个书房起个名字。 9. 心静见天地:心中宁静就能看见天地万物。 10. 水静烛毫发:水面平静时连烛光的倒影都清晰可见。 11. 槁木兼死灰:形容心境沉静无波。 12. 智动此机栝:智慧在这里得到了启发。 13. 微风不扬波:形容水面平静无波纹。 14. 方寸皦明月:心中的明亮如明月。 15. 一举在云霄:比喻一下就能达到很高的成就。 16. 期汝兹奋发:期待你能努力奋发向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书斋的窗户为切入点,展示出书房与自然景观的关系。诗人通过“书斋一明窗,平湖在轩闼”这一句描绘出了刘能之的书斋和周围景色的关系。紧接着,诗人在“良朋求我名,题榜子听说”中表现出诗人的好友要求他给自己的书斋题字。然而,这并不是诗的重点,“心静见天地,水静烛毫发”两句是诗人对书斋名字“日静斋”的理解。 这里,“心静见天地,水静烛毫发”意味着只有内心宁静,才能看见真正的世界,就像平静的水面可以倒映出事物的细微之处一样。接下来的“槁木兼死灰,智动此机栝”则是对刘能之的一种赞美,认为他的智慧就如同点燃的火把,能够照亮一切。 然后,诗人通过“微风不扬波,方寸皦明月”这句来进一步强调内心的平静和专注的重要性。最后,诗人以“一举在云霄,期汝兹奋发”鼓励刘能之继续努力的向上追求。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同时又充满了鼓励和激励的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题刘能之书室日静斋》为南宋著名文人唐仲友所作。公元1186年前后,唐仲友在担任江东提举期间,因为与当时的政治权臣朱熹观点不合而遭到弹劾,最后被罢免官职。这一时期的他陷入人生的低谷,但对文学的热爱并未减弱。在这段时间里,唐仲友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刘能之。刘能之的书房名曰“日静斋”,表现出一种远离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这与唐仲友当时的境遇和心境产生了共鸣。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权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然而在政治领域,权力斗争仍然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唐仲友通过题诗表达对刘能之书房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