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贺正旦使人到阙集英殿宴致语口号
殿头清跸起晴雷,万岁声中扇影开。
晓日青旗明绛阙,春风黄伞傍瑶台。
卿云涌瑞扶天座,仙露流甘入御杯。
要识八荒俱寿域,年年常看使星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殿堂前方,神清气爽,犹如晴天响雷,万人齐声高呼,如响彻云霄的掌声;太阳初升,青云映衬着旗帜在天空中飘扬,明亮的红色宫殿仿佛近在眼前,春风拂面,黄伞伴随着瑶池一同出现。天空中的祥云如同神仙一般的降临,甘露般的琼浆玉液流入皇帝的杯中。要知道四海之内皆为福地,那就让我们每年都期待使者从远方带来好消息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殿头:皇帝所在的宫殿。
2. 清跸:指皇帝的仪仗队。
3. 万岁声:古代臣民对皇帝的祝颂词。
4. 扇影开:指仪仗队伍中的宫扇。
5. 晓日青旗:清晨的阳光照耀着皇宫。
6. 绛阙:宫殿的红色大门。
7. 黄伞:皇帝的华盖。
8. 瑶台: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这里代指皇宫。
9. 卿云:五色云,象征吉祥。
10. 仙露:古代对甘露的雅称,这里指美酒。
11. 八荒:八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
12. 寿域:长寿的地区,这里借指国泰民安的景象。
13. 使星:使者,这里指金国贺正旦的使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宴会场景的诗。从“殿头清跸起晴雷”一句可看出,诗歌以声音和视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场面。接下来的诗句如“晓日青旗明绛阙”等描述了皇帝在宴会中赏赐使者,表达出皇帝的威严和对和平的期待。最后两句通过赞美八荒疆域皆为寿域的美好景象,期望金国使者每年都能前来表示两国交好、共同繁荣的愿望。全诗体现出诗人对皇家礼仪与仪式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国贺正旦使人到阙集英殿宴致语口号》是南宋诗人崔敦诗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8年(即南宋孝宗淳熙五年)。这一时期,南宋和金国在政治上互相敌对,但在外交上保持着一定的交流。金国派遣使者前来祝贺宋室的新年,以展示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
当时,崔敦诗正担任朝廷官员,对于这次宴会他深感荣幸,同时也感受到了国家的威严。他以此为契机,创作了这首赞美祖国繁荣昌盛、祈求国泰民安的诗篇。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