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
山居无事到襟怀,日午柴门尚未开。
啼鸟一声春昼寂,隔墙风送落花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居生活让人感到胸怀舒畅,午时的柴门还没有打开。春天的鸟儿啼叫一声,让整个白昼显得更加寂静,隔墙的风吹来落下的花瓣。
去完善
释义
1. 春日即事:是这首诗的标题,表示这首诗是在春天的时候写成的。
2. 吴晦之:诗人,生活在明朝时期。
3. 山居:指住在山中。
4. 无事:没有事情做。
5. 襟怀:胸怀,心情。
6. 日午:中午。
7. 柴门:用木头制作的门,一般指简陋的房子。
8. 啼鸟:鸣叫的小鸟。
9. 春昼:春天的白天。
10. 隔墙:隔壁的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春日即事》描绘了春日里闲适的山居生活。诗人以“山居无事到襟怀”开篇,表现出在山间居住时的恬静心境。接着提到“日午柴门尚未开”,展现了春日午间的宁静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安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啼鸟一声春昼寂”描述了鸟儿在春日里的啼鸣声,让寂静的春日更加生动。最后一句“隔墙风送落花来”则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春天的微风将墙外的花瓣吹入诗人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与人文生活的交融,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即事》是宋代诗人吴晦之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60年至1279年间的宋朝,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创作十分活跃。
吴晦之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早年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后来,他在官场沉浮,历经坎坷,这使得他对人生的看法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这个时期的宋朝,虽然政治稳定,但官场腐败现象严重,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墨客在官场上受到了压抑。吴晦之在这种背景下,对现实社会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满了对人生的哲思和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