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唤渡
轻烟漠漠晓晴天,立马汀沙唤渡船。
白鸟忘机思虑息,避人飞过急滩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晨薄雾笼罩着明媚的蓝天,我勒马站在沙汀边招呼渡船。
白色的鸟儿毫无心机,忘记忧虑和烦恼,避开人群,快速飞过湍急的河滩。
去完善
释义
轻烟:指淡淡的烟雾。
漠漠: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晓晴:清晨晴朗的天空。
立马:驻立马匹上。
汀沙:水边的沙滩。
白鸟:白色的鸟类,此处泛指各种鸟类。
忘机:忘掉巧诈之心,指淡泊宁静的心境。
思虑息:停止思考忧虑的事情。
避人:避免与人接触。
急滩:水流湍急的河滩。
去完善
赏析
《溪头唤渡》是一首描绘乡野自然风光的古诗。诗人以"轻烟漠漠晓晴天"开篇,展现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紧接着的"立马汀沙唤渡船"则描绘了诗人在溪头呼唤渡船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诗人以"白鸟忘机思虑息"一句巧妙地描绘出鸟儿在自然中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而"避人飞过急滩前"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灵在自由环境下的生活景象,呼应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古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溪头唤渡》是南宋诗人吴晦之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正值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的时期。吴晦之本人经历了金兵南侵的战乱,家国之痛和故土难归的现实激起了他深沉的民族情怀。
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贪图享乐,政治腐朽,民不聊生。吴晦之深感时代的沉重,忧国忧民之心难以排解,因此借助于描绘乡野景色来寄托他的情感。在诗中,他将溪头唤渡这一日常情景作为素材,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田园风光的美好,同时又寓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忧虑。
总体来看,《溪头唤渡》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民族矛盾尖锐、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关切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