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江邻几到颍州见寄并封示晏公送行
日夕风雪佳,相念思乘兴。
忽忆君在远,离忧纷难定。
入门对新诗,满眼冰玉莹。
因疑君居侧,恍惚不自胜。
别来虽无几,日月稍已迸。
一苇悲河广,况乃山川迥。
远游殊风土,孤响谬群听。
常恐吊原宪,夫子叹何病。
幸传丞相篇,复见仁者赠。
悬知惬真赏,有以夸历聘。
何用慰索居,一朝再三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风雪交加,我思念着你心中兴起一股强烈情感。突然想起你在远方,那离别的忧愁纷乱无法确定。进入房间看到新诗,满眼都是晶莹剔透的文字。似乎觉得你就在身边,这种感觉让我心情激动。虽然我们分别没有多久,但是时间已经过得很快了。悲伤地感叹《河广》这首诗里芦苇的漂泊,更何况山川的遥远。你远行到了陌生的风土人情的地方,孤独的声音在人群中回响。常常担心你可能会像原宪那样贫寒,令老师为你叹息。庆幸的是你告诉我关于丞相的故事,又能再次听到你的仁者之心。可以预见到你对这首诗会有深刻的理解和欣赏,这也成为了你在各种场合都可以炫耀的经历。有什么可以用来安慰孤独的生活呢?只有反复吟咏这首诗歌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邻几:即王安石之子王雱。
2. 刘敞(997-1068):北宋官员、学者,字原父,号公是。世称“颖川先生”。他曾任太常寺奉礼郎等职。
3. 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一带。
4. 晏公:指晏殊,当时为宰相。
5. 日夕:傍晚。
6. 相念思乘兴:表达彼此思念之情。
7. 忽忆君在远,离忧纷难定:突然想起朋友在远方,内心忧伤无法平息。
8. 对新诗:读到你写给我的诗篇。
9. 冰玉莹:形容诗文之美。
10. 因疑君居侧:好像觉得你就住在附近。
11. 恍惚不自胜:心情激动难以自制。
12. 别来虽无几:分别的日子虽然不多。
13. 日月稍已迸:时光流逝得很快。
14. 一苇悲河广:用《诗经·河广》的典故,描述与朋友相隔遥远。
15. 况乃山川迥:何况我们之间还隔着千山万水。
16. 远游殊风土:离家远行经历的风土人情。
17. 孤响谬群听:自己的声音被众人所误解。
18. 吊原宪:借用原宪的遭遇来抒发自己孤独的心境。
19. 夫子叹何病:用孔子对原宪的言论表达自己受误解的心情。
20. 幸传丞相篇:感激你寄来晏公的诗篇。
21. 复见仁者赠:再次见到你的友好赠言。
22. 悬知惬真赏:期待能够真正地理解欣赏彼此。
23. 有以夸历聘:能够以此作为游历的资本。
24. 何用慰索居:何必用这种方式安慰独居的生活。
25. 一朝再三咏:一次吟咏多遍来表达感情。
去完善
赏析
《答江邻几到颍州见寄并封示晏公送行》是北宋诗人刘敞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雪景与思绪纷飞的画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时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担忧。而诗歌最后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愿他们能在未来的岁月里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江邻几到颍州见寄并封示晏公送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刘敞作为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其生活时期大致在公元976年至1058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值北宋太平盛世,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也暗含着朝政腐败、内忧外患等问题。
在人生经历上,刘敞曾担任多个官职,但他因性格刚直,敢于直言,多次遭到排挤和贬谪。在这段时间里,刘敞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的思考,这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北宋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关注国家治理和社会问题,许多人选择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们的忧虑和期望。同时,科举制度的发展也为文人提供了更多的入仕机会,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