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尝茶行
云鬟枕落困春泥,玉郎为碾瑟瑟尘。
闲教鹦鹉啄窗响,和娇扶起浓睡人。
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
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
明眸渐开横秋水,手拨丝簧醉心起。
台时却坐推金筝,不语思量梦中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她的头发如云,落在枕头之上,宛如春天的泥。玉郎为她碾碎瑟瑟尘埃。她偶尔让鹦鹉敲击窗户,声音如同娇柔的姑娘从深睡眠中醒来。用银瓶装着一勺泉水,松雨声中牛奶凝结出成熟的乳花。她用朱唇轻轻地尝破了绿云,甘露在喉咙里滑下,就像喝下了清凉的红玉。她的眼睛慢慢睁开,像是秋水般明亮,拨动琴弦,心中陶醉。有时候她会坐在台上弹奏金筝,并不说话,只是思念着梦中的事情。
去完善
释义
1. 云鬟:古代女子头发的一种发型。
2. 枕落:指头发散乱的样子。
3. 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4. 鹦鹉:鸟类,擅长模仿人类语言。
5. 啄窗响:指鹦鹉啄击窗户的声音。
6. 和娇:带着娇羞的样子。
7. 银瓶:指精美的瓶子。
8. 泉水一掬:指少量的山泉。
9. 松雨声:形容山泉水流动的声音。
10. 乳花熟:指茶水泡好后,茶叶在水中漂浮的样子。
11. 绿云:形容茶汤的颜色。
12. 红玉:这里指美人的舌头。
13. 秋水: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14. 丝簧:古代的乐器。
15. 推金筝:弹奏筝曲。
去完善
赏析
《美人尝茶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美人饮茶图,展现了一个优雅、恬静而又略带忧郁的女性形象。诗人通过对女子饮茶时的细微观察,巧妙地将女子的美丽容颜与茶的色香味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首联通过描绘女子“云鬟枕落困春泥”的慵懒姿态,以及男子为她碾茶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接着,诗人以鹦鹉啄窗这一细节,衬托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颔联描述了煮茶的过程,用“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两句展现了茶艺的高雅之美。同时,诗人以“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来形容女子品茶时的感受,既表现了茶的醇香口感,又突显了女子的美貌。
颈联则通过对女子眼睛和手的描绘,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憧憬。然而,这种憧憬似乎并不能完全驱散她内心的忧郁,因此在尾联中,诗人写道:“台时却坐推金筝,不语思量梦中事。”
总的来说,《美人尝茶行》这首诗歌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品茶时的优雅姿态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美人尝茶行》是晚唐诗人崔珏的一首描绘品茗美人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的晚唐时期。在那个时候,品茗之风逐渐盛行于文人士大夫之间,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品味和生活方式。
晚唐时期的诗人崔珏是一位才华横溢、才情出众的文人雅士,他曾在朝为官,但因为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黑暗现象深感不满,所以选择了辞官归隐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与茶友诗友时常相聚品茗,探讨茶道文化,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他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个人经历和心境变化。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崔珏创作了这首《美人尝茶行》,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一位品茗美人的优雅举止和娴静气质,以及她对茶道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晚唐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和文人墨客对品茗之风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本人在辞官归隐之后所追求的高雅生活和艺术品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