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七十明朝是,年将衰并来。
顽皮禁冷暖,老气压凶灾。
铁砚穿何益,金丸跳不回。
群儿爱伶利,与汝换痴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七十:指作者年纪已有70岁。
2. 明朝:明天的意思。
3. 将衰:将要衰老的意思。
4. 并来:一并到来的意思。
5. 顽皮:指性格倔强。
6. 禁冷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变化。
7. 老气:老年时的心态。
8. 凶灾:灾祸的意思。
9. 铁砚:磨墨用的砚台,比喻勤奋学习。
10. 穿何益:磨穿砚台又有什么好处呢?意指努力学习的意义不大。
11. 金丸:指弹珠一类的小玩意。
12. 跳不回:指小孩子玩弹珠游戏时的状态。
13. 群儿:指其他的孩子。
14. 爱伶利:喜欢小玩具。
15. 与汝:指作者自己。
16. 换痴呆:用玩具换取孩童的天真和快乐。
去完善
赏析
《除夕》这首诗通过对年老的感叹以及对世事的无常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中提到的“七十明朝是”以及“年将衰并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龄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岁月无情、时光荏苒的道理。
接着,诗人通过“顽皮禁冷暖”以及“老气压凶灾”两句,揭示了生活的无常与艰辛。即使年纪已老,也要承受生活的冷暖和突如其来的灾难。这里诗人以“顽皮”来形容生活中的冷暖,更显得生活的不易。
至于“铁砚穿何益,金丸跳不回”,诗人则以铁砚穿孔和金丸无法跳回这两个现象比喻人生的努力和挣扎,虽有努力却难以挽回颓势。最后两句“群儿爱伶利,与汝换痴呆”则表现出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无奈时的豁达和洒脱。
总的来说,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岁月的感叹,又有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我的超脱。同时,诗人以具体的形象描绘出生活中的细节,使得全诗更具生活气息和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除夕》是宋代诗人释善珍的一首描绘佳节思念亲人的诗作。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此时,宋王朝历经王安石变法之后,社会经济、政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文化繁荣发展,诗坛逐渐兴起一些新的诗歌流派和诗风。释善珍以隐居者的身份参与了当时的文学活动,他的诗才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时代的感召与激发。
诗人释善珍在这一时期个人生活经历丰富。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此后便归隐山林,潜心佛学研究,云游四方。然而,这种生活并没有让他忘怀尘世的美好,而是更加珍视亲情、友情等人伦关系。这首《除夕》就是他在除夕之夜,思家心切时所创作的,通过优美的诗句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挂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