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徐国录韵

标题包含
和徐国录韵
当今称文宗,斗南一和仲。 掣鲸力倒海,兰苕不同梦。 百年日苦短,千载事谁共。 赋诗推义山,论旧数季重。 客持邀我读,欢喜蹋破瓮。 疾抄畏纸尽,饥诵忘浆冻。 欲传换骨方,伎工恐无用。 涂窗谩成鸦,过门任题凤。 唐僧句月炼,一步不敢纵。 高参鬼僊吟,下比古佛颂。 湖江大国楚,宫阙天府雍。 小大材则殊,未易求折衷。 公文如珠玉,盛世盍包贡。 一鹗剡交腾,万牛挽难动。 造物或困之,鬰怒使快痛。 晋康名远郡,侯印亦久弄。 蜃嘘横跨海,龙潜中兴宋。 年丰秔稌多,守醉宾客从。 时时写乌丝,虹光穿屋栋。 祖帐在何时,行色当倥偬。 相期远公社,后会邈澒洞。 拟办酒椀招,更出虎溪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善珍,字无垢,俗姓李,号雪窦,又号雪窦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善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长大后,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如今称作文学宗师,南方的一位才子是李商隐。 他有着扭转乾坤的力量,就像神龙和蝼蛄不同梦。 人生百年时间苦短,千年的历史谁能与我共享。 写诗推崇义山,谈论过去的事宜数到季重。 有人拿着诗歌邀请我朗读,我欢喜得如同破瓮而出。 急忙抄写害怕纸张用完,饥饿诵读忘记了寒冷的冰霜。 想要传达变换身份的方子,技能巧夺天工的人恐怕难以胜任。 涂抹窗户随意成画,路过门口任由题诗。 唐僧的每句话都经过锤炼,每一步都不敢疏忽。 他的诗歌高参鬼仙吟唱,下比古佛颂赞。 他是湖江地区的大才子,也是天府之国的宫殿。 小大才情各不相同,不容易找到折中之处。 他的作品如珍珠美玉,盛世应该包举进贡。 犹如一只大鹏鸟腾飞,万头水牛无法拉动。 命运或许让他受困,但他依然快乐地表达愤怒。 晋康的名声传遍远方的郡县,他的官印也握在手中把玩很久。 海市蜃楼跨越海洋,神龙潜伏等待复兴的宋朝。 丰收年景稻谷满仓,美酒醉倒宾朋相随。 时常挥毫泼墨写下诗篇,光辉穿透房屋。 告别宴会在何时举行,离别时的风景让人激动不已。 期待与您的再相聚,后会无期让人感到缥缈。 我们准备以酒碗招待你,再到虎溪边送你离开。
去完善
释义
1. "斗南":指南方,这里形容苏轼是江南一带的文坛宗师。 2. "兰苕":兰花的花蕾,这里用兰苕来比喻苏洵的诗才与苏轼的不同之处。 3. "义山":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字。这里用来赞美苏洵的诗才。 4. "季重":东汉文人杨修的字。这里用来形容苏洵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 "伎工":指有技巧的工匠,这里用来形容写诗的技巧。 6. "涂窗谩成鸦":这句诗用了"涂窗"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原文是“陆士衡(即陆机)为赵王伦参军,居舍,列植竹木,暇即读书,有鸟鸣其上,意若曰‘何以昔贤多涂窗之谏?’ 因取笔书白扇上云:‘昔人兴至,辄引前哲。’”所以这里的"涂窗"是指白扇上的诗句。 7. "唐僧句月炼":唐僧指唐朝僧人贾岛,"句月炼"是指他作诗时的严谨态度,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 8. "鬼僊":道教中的一种神祇,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境界。 9. "宫阙天府雍":这里是把四川比作天宫,表达了对四川美景的赞美。 10. "晋康":古代州名,位于今广东省东南部,这里用来指代苏轼曾经担任过的地方官职。 11. "龙潜中兴宋":这是用龙的传说来形容苏轼在北宋时期的政治抱负。 12. "祖帐":古人出行时设帐祭路神,这里用来表达对苏轼即将离别的惋惜之情。
去完善
赏析
《和徐国录韵》是宋朝诗人释善珍创作的一首古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徐国录的诗韵的赞美,表达了对其才华的钦佩之情。同时,通过对比自己和徐国录的诗歌风格,展现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见解。 首先,作者将徐国录比作“文宗”,认为他是文学领域的佼佼者。接着,通过描绘徐国录的作品具有“掣鲸力倒海”的磅礴气势,以及如同“兰苕不同梦”般的独特风格,进一步强调了徐国录的才华横溢。 随后,作者感叹人生苦短,对于能理解自己作品的人感到欣慰。他提到自己的诗歌受到李商隐的影响,同时也赞誉了季重的历史评价。这里的“赋诗推义山”和“论旧数季重”,意味着作者认为自己与李商隐一样具有深刻的诗歌造诣,同时也在史学方面有所建树。 紧接着,作者描述了读到徐国录作品时的欣喜若狂,以及由于过分专注而忘记吃饭的场景。这里,“欢喜蹋破瓮”和“饥诵忘浆冻”形象地展示了作者对徐国录作品的喜爱程度。此外,作者还表示虽然自己想要学习徐国录的诗歌技巧,但担心自己的技艺不足,无法掌握其中的精髓。 接下来,作者通过比喻描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他认为自己的诗歌如同乌鸦飞过窗户,而徐国录的作品则是凤凰展翅。同时,他还提到了自己像唐僧一样不断锤炼诗句,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此外,作者还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追求鬼仙和古佛的境界。 随后,作者通过对地理和历史的描绘,强调了徐国录作品的广泛影响。他表示,虽然每个人的才能有所不同,但在诗歌创作上难以找到一种可以兼顾所有人的标准。同时,他认为徐国录的诗歌如同珍珠和玉石般珍贵,应该在盛世时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最后,作者通过对徐国录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关切之情。他希望徐国录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也希望他们的友谊能够长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释善珍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底和对徐国录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徐国录韵》是宋代诗人释善珍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正值南宋初期,政局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在诗人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正面临着金国的强大压力,国土沦陷,民生凋敝。在此背景下,释善珍作为一名僧人,以出世之心关注着世事的变迁。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释善珍的生活经历坎坷,他曾多次游历名山大川,结交文人雅士,这些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和徐国录韵》一诗中,他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山水的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国之思的深沉情感。 总的来说,《和徐国录韵》这首诗是在南宋初期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