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福帅

标题包含
送福帅
恕斋视民犹视儿,先忧两字寒与饥。三冬气和春有脚,旱岁笺天天雨粟。爱杜呼母宗呼爷,史书弄笔人传誇。异类鸣冤古有么,神明循吏只一个。风伯叫阍称急报,政声涨天怕天破。龙章夜下五云间,玉宸唤归碧落班。日边驲骑催数数,截𩍐留公不停毂,安得双轮生四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善珍,字无垢,俗姓李,号雪窦,又号雪窦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善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长大后,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恕斋看待百姓如同照看孩子,心中忧虑的是温饱二字。严寒的冬天里,他如同春天的使者,带来甘霖滋润干旱的土地。他用爱呵护百姓,如同呼唤父母和尊长,他的行为被史书记载,流传后世。他倾听百姓的诉求,是世间难得的清官。当他听闻民间疾苦时,立刻采取行动,仿佛呼唤神明相助,他的善政如同春风拂面,传颂四方。忽然有一天,他被召回天庭,人们挽留不住,期盼他能再次回来。可是,他没有生出翅膀,无法飞往九天之外,留下的只有人们的思念。
去完善
释义
《送福帅》:福帅,即指唐代杜甫;此诗为作者祝贺福帅上任所作。 1. 恕斋:指视人民如子之德。 2. 视民犹视儿:将民众视为自己的孩子一般关爱。 3. 先忧两字:语出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两句。此处暗含诗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意。 4. 三冬气:指严冬天气寒冷。 5. 春有脚:意指春天已临近。 6. 旱岁笺天:描述祈求上天的情景。 7. 爱杜呼母宗呼爷:赞美杜甫的尊老爱幼之情。 8. 异类鸣冤:喻指民间不平之事。 9. 神明循吏:赞颂福帅的才智及其治理之道。 10. 风伯叫阍称急报:描绘政务繁忙景象。 11. 政声涨天怕天破:意指其名声传遍天下。 12. 龙章夜下五云间:描写皇帝对福帅的器重与厚望。 13. 玉宸唤归碧落班:表示福帅即将升任高位。 14. 日边驲骑催数数:描述催促福帅离任上任的场景。 15. 截𩍐留公不停毂:意指挽留福帅的愿望难以实现。 16. 安得双轮生四角:喻指希望能够留住福帅。
去完善
赏析
《送福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期望和对民众生活的关心。诗中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展现了福帅关爱百姓、忧国忧民的形象。首先,“恕斋视民犹视儿”一句,将百姓视为自己的孩子,表现了福帅对民众的关爱之情。接下来,“先忧两字寒与饥”则点明了福帅始终心系百姓冷暖,关注民生疾苦。接着,诗人描绘了福帅在严冬时节为民谋福祉的画面,“三冬气和春有脚”意指春天即将来临,万物复苏;“旱岁笺天天雨粟”则是福帅祈求上苍降雨,以解旱情。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示了福帅为人民办实事、解民困的品质。 随后,诗人用“爱杜呼母宗呼爷”来表达福帅爱民如子的心声。紧接着,诗人又以“异类鸣冤古有么”询问是否有异类为民众求公正,暗示福帅在任期间,积极主持正义,为民请命。最后,诗人以“神明循吏只一个”肯定了福帅的品行和政绩,称赞他为神明的化身。 此外,诗中还出现了“风伯叫阍称急报”以及“政声涨天怕天破”等词句,生动地描绘出福帅的政声犹如风声般传播四方,引起广泛赞誉。而“龙章夜下五云间,玉宸唤归碧落班”则形象地传达了福帅因政绩显赫而被召见封赏的场景。结尾处,诗人以“日边驲骑催数数,截𩍐留公不停毂,安得双轮生四角”表达了对福帅离任的惋惜和不舍,希望他能继续留任造福百姓。 整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切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关怀民众、忠诚担当的好官形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众福祉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福帅》是宋代诗人释善珍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作者释善珍时年约48岁,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 此时,由于金兵的侵略,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南宋朝廷被迫南渡至临安(今杭州)。在这期间,军事上不断受到北方金国的威胁,经济上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政治方面,北宋时期的党争在南渡后仍然延续,不同派别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 释善珍作为一个诗僧,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关注和忧虑。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